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小山诗余

小山诗余

四卷。清王时翔(1675-1744)撰。王时翔,字皋谟,一字抱翼,号小山,江苏太仓人。少与同县顾陈垿齐名。雍正初,由诸生荐授晋江知县,改政和、瓯宁二县知县,升漳州府同知。乾隆朝,官至四川成都府知府。其诗歌表现出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,描写了自然灾害带给百姓的痛苦,揭露了官吏压榨和贫富不均的状况,流露出对百姓的深厚同情。他的诗文辞和雅,真挚动人,受到王士祯、朱彝尊的称赏。他也工词,词风清俊,颇见功力。著有《小山诗初稿》二卷、《续稿》四卷、《后稿》二卷。另有《小山诗余》。本词集一名《香涛词》,每卷各分集。首卷《香涛集》,五十六阕。卷二《绀寒集》,六十一阕。卷三《青绾乐府》,三十阕,附录十一阕。卷四《初禅绮》三十阕、《旗亭梦呓》三十三阕,共二百二十一阕。时翔与其侄王策同负词名。策撰有《香雪词》,有太仓二王之称。时翔作词宗于六一、小山、淮海三家。故情词婉丽。其论词曰:向来填词家,多以北宋为宗。迨朱检讨竹垞独谓南宋始称极盛,诚属创见。在笃而论之,细丽密切,无如南宋,而格高韵远,以少胜多。北宋诸公,往往高拔南宋之上,此可谓见其大。其词可选者多,陈廷焯尝录其绝似欧、晏之句,可知其词学之本源。有扫叶山房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女昆仑

    清裘琏(1644-1729)撰。裘琏,字殷玉,又字村,号废莪子,浙江慈溪人。少孤,年未壮,著作已等身。康熙五十四年(1715)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,时裘琏年逾七旬,遂乞归,以山水自娱,著作日富。康熙二

  •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

    见《素问注证发微》。

  • 厚斋易学

    五十二卷。宋冯椅撰。冯椅字仪之,一作奇之,号厚斋。生卒年不详。南康都昌(江西今县)人。据《宋史·冯去非传》云,椅父家居授徒,所注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语》、《孟》、《太极图》、《西铭辑说》、《孝经

  • 别号录

    九卷。清葛万里(生卒年不详)撰。葛万里号梦航,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此本辑录宋、金、元、明人的别号,以别号的尾字分韵编辑。宋、金、元人共一卷,录一千八百余人。明朝人八卷,录一千二百人。宋、金、元人只注明

  • 孟子札记

    ① 一卷。清范尔梅(详见《大学札记》)撰。卷首有《读孟》数则,说孟子以战国策士之口,合圣贤中正之蕴。读之如壁立千仞峰头,高踞百尺楼上。足以扩人心胸,拓人眼界。浅人训诂,反掩庐山真面。故书中评文处多,解

  • 辨学启蒙

    一卷,英国哲分斯(生卒年不详)撰,英国艾约瑟(生卒年不详)译。哲分斯著有《富国养民集》,艾约瑟有《华语考源》,已著录。《辨学启蒙》,是近代西学中的伦理学著作。惜清光绪十二年(1880),艾约瑟始将哲分

  • 退庵遗稿

    七卷。明邓林(约1414前后在世)撰。邓林原名彝,又名观善,字士斋,号退庵,明成祖永乐帝为其改为现名。广东新会人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举人,任浔州府贵县教谕,考满后入京,预修《永乐大典》,凡五年

  • 周易感义

    无卷数。此书为未刻稿本,其中多朱墨涂乙。关于撰人姓名,墨笔题为“东海衲民岳岚墨山氏述”,盖撰人自书。朱笔题为“江西兵宪岳虞峦衡山氏述”,这是其同里鲁钊所书。据《太学题名碑》记载,岳虞峦,南直隶武进(今

  • 大象观

    二卷。明刘元卿(1544-1609)撰。元卿字调父,号旋宇,又号沪潇。江西安福人。隆庆四年(1570)举人,会试,以极论时政落第,遂绝意仕进,从刘阳学。万历时,赵用贤、汪以道以刘与邓元锡、王之士为“海

  • 元典章

    全名《大元圣政国朝典章》。元代政书。不署撰人姓名。在元成宗时期,曾规定各地官府抄集中统以来的律会条文,并置簿编写检举,作为官吏遵循的依据。至英宗时,又加以续辑。《元典章》就是这样一种地方胥吏记抄法会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