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广名将传

广名将传

二十卷。明黄道周(1585-1646)注断。黄道周,字幼平,号石斋,漳浦(今属福建)人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。改庶吉士,授编修,为经筵展书官。崇祯时,因言时事屡遭贬官。北京失陷后,又辅政南明福王,为郑芝龙排斥。清军南下,黄道周在江西起兵抵抗。战败被执,后遇害,《明史》有传。此书前有自序一篇,谓旧本不足重。旧本乃指宋人张预《百将传》、明人陈元素《名将传》。于是“取而细较之,芟其繁文,出其精要,再入旁批有夹注,又总断结其智勇之所在”。此序作于崇祯十六年,正是国事日非之时,内有声势浩大的李自成农民军,外有觊觎入关的满洲军。黄道周欲从历代名将事略中,向人们提供教训,引以为鉴,可谓用心良苦。全书录西周至明代名将一百七十五人,首吕尚、孙武,终戚继光、俞大猷。传中述其生平事迹,在“断曰”中评其功过,究其作战得失,“使披阅者,一览而知前人之用意”,领会用兵之奥妙。如在俞大猷传的论赞中说:“大猷为将,事必先周。陈师鞠旅,言必尽谋。水灭倭氛,陆俘琏囚。闽广奠安,漳泉少扰。比之方叔,实称其俦。”全用韵文写成。此书寓兵法理论于人物传略之中,形象生动。故人评之曰“非孙、吴诸家辞旨深奥猝难索解者可比”(耆英《新镌〈广名将传〉序》)。此书影响甚广,“实为营伍中必不可少之书”(耆英《序》)。此书又名《广名将谱》,《四库提要》入《兵家类存目》,著录此书十七卷,殆非完本。又疑“词意弇陋,决不出道周之手”,认为是坊间依托之书。本书有明崇祯癸未(1643)年刊本,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。清道光己酉(1849)年耆英辑印本,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有藏。此外,国内多家图书馆藏有此书明刊本。《海山仙馆丛书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中收有本书。点校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11月出版,孟冰点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鲁连子

    一卷。周鲁仲连撰,其生卒年不详。清马国翰辑。仲连齐人,或曰鲁连、或曰鲁仲子、或曰鲁连先生。高蹈不仕,喜为人排难解纷。游于赵,秦围赵急,魏新垣衍请帝秦,仲连力言不可,会信陵君率魏兵至,秦军却走,后燕将据

  • 四六金针

    一卷。清陈维崧(1625-1682)撰。其生平见《陈检讨四六》条。此书载《学海类编》中,取元陈绎曾《文说》中所论四六之法。割剥成编,颇为浅陋,必非陈维崧之笔。殆以陈维崧工于四六,故假借其名。犹《木天禁

  • 湛园题跋

    一卷。清姜宸英撰。姜宸英(1628-1699),字西溟,号湛园,浙江慈溪人。70岁举进士,授编修。后因科场案牵连,死于狱中。曾参予纂修《明史》。能诗文,工书法。系清代文学家,有《湛园未定稿》、《苇间诗

  • 明季实录

    一卷。明末清初顾炎武(1613-1682)撰。炎武字宁人,初名绛,曾自署蒋山佣,学者称亭林先生,江苏昆山人。明诸生,少年时参与复社反宦官、权贵斗争。清兵南下,参加抗清斗争。事败遍游华北,图谋恢复明室。

  • 孟子附记

    二卷。清翁方纲(详见《论语附记》)撰。《孟子附记》为方纲所撰诸经附记之一,大旨尊朱熹处多,订朱熹处少;征引他说多,独出心裁者少;所作论断,多在语脉文势之间,很少涉及义理考据。“附记”除订正朱子说偶有自

  • 读易汉学私记

    一卷。清陈寿熊撰。惠栋曾著《易汉学》,论述汉儒说易源流,但作者认为惠氏著作于汉学源流方面虽略具规模,但考证实疏。于是作此书以补正之。比如惠氏认为朱子解释《周易参同契》中的“二用”即用九用六是错误的,而

  • 荆驼逸史

    共收书五十三种(又附一种)。题清陈湖逸士编。陈湖逸士,真实姓名及事迹皆不详。该书原序假托在苏州陈仁锡别庄无梦园掘地所得。主要收录明末泰昌、天启、崇祯三朝间的野史以及有关东林党、三藩的史料。该书为汇刻明

  • 慎子

    一卷。慎到(前350-前275)撰。慎到,战国时期赵国人。关于他的事迹,史书记载较为简略。据《史记·孟荀列传》记载:“到为稷下先生,与田骈齐名,至湣王时而去。”《战国策·赵策》亦云:“蔺相如困秦王,归

  • 五洲教案记略

    五卷。英国人李提摩太(1845-1919)撰。李提摩太是英国浸礼教派传教士,1870年来到中国,在山东传教,曾发起中国妇女反对缠足运动。甲午中日战争期间,给张之洞出谋献策,为缔结和约从中斡旋。晚年写成

  • 释氏切韵

    一卷。无撰人姓氏,清顾震福辑。《日本现在书目》著录日释弘演《切韵》十卷。《倭名类聚钞》卷三引《释氏切韵》云:“缬,结帛文采也。”卷五引《释氏切韵》云:“袈裟,天竺语也。此云无垢衣,又云功德衣。”卷九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