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张氏易学十一种

张氏易学十一种

西十四卷。清张惠言(1761-1802)撰。张惠言字皋文,号茗柯。儿童时代便能读《易》,年14作童子师。嘉庆四年(1799年)进士。历官庶吉士,翰林院编修。精散文,工诗词,为常州词派的创始人。又与恽敬同为“阳湖派”首领。著有《茗柯词》、《茗柯文编》。治经学师惠栋、江永两家。尤精《易》学,治《易》学推崇虞翻。治《礼》则宗郑玄。清代常州经学,张惠言、庄存与贰《周易注》。虞氏《周易注》不尽依孟喜说,其发明有“互体”、“逸象”、“旁通”诸说。张惠言治经,首推虞翻《易》学。他认为虞氏《易》学,以阴阳消息六爻发挥、旁通升降上下,归于乾元。依物取类,贯穿比附,离根散叶,后儒罕能通之。清兴百年,惠栋恢复汉学,著《周易述》,然拾掇材料太少,于《易》学不过十之二三。于是惠言广泛采集资料,逐条进行考释,纠正《易》说中的错误,弥补其缺失,作《周易虞氏义》。使《易》学恢复虞氏《易注》的宗旨。又作《周易虞氏消息》,此书实为《周易虞氏义》的续作。不过《虞氏义》为注疏,《消息》为释例。张惠言进一步推衍,发挥虞氏《周易注》之说,依象比事,解释易体、易事、易候、易言,又旁及汉魏诸儒之说,著《虞氏易言》、《虞氏易候》、《虞氏易礼》。张氏全面论述纬书之得失,以及诸儒说纬之误,作《易纬略义》。丁杰考订《周易郑注》,因嫌其太繁,由陈方正删之,而陈本又失之疏。嘉庆三年(1798),丁杰出示后定本,张惠言作序,随之参以惠栋等人诸书,进行校注,遂成《周易郑氏注》一书。张氏所作《易义别录》,虽辞单义碎,条理不够完整,然而往往通其家法,别其源流,对虞氏《易》学的传播其作用不可的低估。《张氏易学十一种》目录:《周易虞氏义》九卷,《周易虞氏消息》二卷,《虞氏易礼》二卷,《虞氏易候》一卷,《虞氏易言》二卷,《周易荀氏九家》三卷,《周易郑氏注》三卷,《读仪礼记》二卷,《易纬略义》三卷,《周易郑荀义》三卷,《易义别录》十四卷。有清嘉庆道光间刊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鼎名臣录

    不分卷。明王都撰。都字介清,山东陵县人。官至知县。该书所录皆守成名臣,且仅限汉唐宋三朝。各臣事迹,或举其一端,或论其大概。有疵可议者排除在外,虽非王臣而有利社稷者则酌情收进。每人皆有评语,但无卓见。崇

  • 抑庵遗诗

    八卷。清吴鼒(1755-1821)撰。吴鼒,字及之,号抑庵,安徽全椒人。嘉庆年间进士,官至侍讲学士。朱厓甚爱其所作文章,奏御文字,多命其属稿。因老告归后,常与其乡人酣嬉文酒,跌宕林泉。吴鼒骈体文沉博绝

  • 圭塘款乃集

    二卷。元许有壬(1287-1364)等撰。许有壬字可用。汤阴(今属河南)人。延祐二年(1315)进士及第。官至御史中丞,中书左丞。同见《至正集》)等撰。至正八年(1348),许有壬既致仕归,以赐金得康

  • 历代内侍考

    十卷。明毛一公撰。一公字震卿,遂安(今浙江淳安县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十七年(1589)进士,官至给事中。该书乃记载宋代以前内侍太监事迹的专著。作者选自春秋至宋的太监人物,按时代编排,各叙其人善恶之行,

  • 正定府志

    五十卷,首一卷。清郑大进纂修。郑大进,广东揭阳人。出身进士。乾隆二十六年(1760)任正定知府。正定府志创修于明嘉靖年间,迄乾隆间已二百余年。郑大进上任后,以“居其地而不能综揽其图籍,守土之耻也”,遂

  • 孟子时事略

    一卷。清任兆麟撰。兆麟原名廷麟,字文田,一字心斋,江苏震泽(今吴县)人。诸生,嘉庆初举孝廉方正。任氏以《史记·孟子列传》所载事迹疏略不详,诸家所著孟子编年等论辨不一,于是采其确核者,贯穿时事,旁推交通

  • 吕公实政录

    七卷。一名吕新吾先生实政录。明吕坤(详见《四礼疑》条)撰。此书,所载均为吕坤历官条约之类。第一卷为明职,第二卷至第四卷为民务,第五卷为乡甲约,均是吕坤任山西巡抚时所作。第六卷为狱政,第七卷为宪约,是吕

  • 乐山回文四种合刻

    四卷。《补刻》一卷。清王嘉诚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嘉诚,字乐山,北京蓬莱宫道士,自号云鹤道人,他少年业儒,喜吟咏,精书画。乐山回文,有《京西名胜》、《房山古迹》、《留台杂咏》、《庐洲秋兴》,四种各一卷,

  • 墨经

    一卷。宋晁贯之撰。晁贯之,字季一,生卒年不详。曾任检讨官,平生无其它嗜好,唯见墨,喜动眉宇。精于制墨,尤善和胶之法。著有《墨经》。《墨经》是一部论述制墨之书。全书共论述二十个问题:一论松,主要论述造墨

  • 诗畸

    三种,十三卷。原题南注生辑。南注生不知为何许人,据其书序谓曾官京曹,光绪八年(1882),法、越兵端己起,南注生尝请缨戍边。是书乃“诗钟”之作,所谓“诗钟”,乃一种文字游戏,或嵌字(出诗中限嵌之字)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