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御批通鉴纲目

御批通鉴纲目

五十九卷,通鉴纲目前编一卷,外纪一卷,举要三卷,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九卷,以上诸书都是由清圣祖玄烨御批,吏部侍郎宋荦于康熙四十七年(1708年)校刊颁行的。《通鉴纲目》一书是朱熹因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以作纲目,但他本人只手定了凡例一卷,其纲皆门人依凡例而修,其目则为赵师渊所撰。尔后尹起莘、刘友益等人又为之疏通义旨,到明弘治年间莆田黄仲昭取诸家之书,散入各条之中,遂成通行本,但以上诸家,均事崇朱子,只是循文敷衍。至明末张自勋作《纲目续麟》,才开始以春秋旧法纠正其书义例之伪。又有芮长恤作《纲目拾遗》,以通鉴原文辨删节之失。各家所见,聚讼不已,于是清圣祖玄烨依陈仁锡刊本亲加评定,厘正群言,折衷归一,乃有《御批通鉴纲目》一书。此外金履祥嫌刘恕的《通鉴外纪》失之嗜博好奇,乃搜采经传,上起帝尧,下迄周威烈王,作《通鉴前编》,又总括全书纲领,撰为《提要》,采上古轶闻,撰为《外纪》,陈仁锡刊印此书时,稍变其体例,改题曰《通鉴纲目前编》,与《纲目》合刊,此书亦蒙清圣祖玄烨御笔品题。明人商辂等作《通鉴纲目续编》,颇多舛漏,此书因被陈仁锡缀刊纲目之末,故亦得同邀御览,并示别裁。后至乾隆壬寅年(1782年),清高宗弘历又御笔题词,复召廷臣详加刊正其书,以协于至公,而求昭垂千古,成为读史之指南。有康熙间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顺则集

    八卷。明程文潞(生卒年不详)编。程文潞字希古,安徽歙县人。此书成于万历十年(1582)。辑程氏先世遗诗,自后唐程炳迄明程有教凡百有四人。只分时代,而皆不详其仕履,盖以别有谱牒。其称“顺则”者,以世业耕

  • 汉阳县识

    十卷,首一卷,清濮文旭修,张行简纂。张行简,字儒三,本县人,举人。《汉阳县志》光绪十年(1884)刻印。卷一地理略,卷二营建略,卷三人物略,卷四百典录,卷五祀录,卷六名录,卷七图录,卷八文录,卷九簿录

  • 词选

    二卷。清张惠言(1761-1802)、张琦(1764-1833)选。张惠言原名一鸣,字皋文,武进(今江苏常州)人。少时习经学,十四岁即为童子师。嘉庆四年(1799)进士,改庶吉士,充实录馆纂修官,改翰

  •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

    见《素问注证发微》。

  • 畏庵集

    十卷。明周旋(约1450前后在世)撰。周旋,字中规,别号畏庵,永嘉(今浙江永嘉县)人(生卒年不详)。明正统元年(1436)进士第一,官至左春坊左庶子。著有《畏庵集》。是集凡十卷,其中诗、赋五卷,杂文五

  • 古棠书屋丛书

    十八种,一百五十七卷。清孙錤、孙澍编辑。孙錤字野史,自号独学生,又号岷阳大布衣,蜀郫县(今属四川成都市)人。嘉庆时为国学生,但不事举业,与其弟孙澍构古棠书屋,闭门联榻,扬榷古今,不问外事。其为文力求奇

  • 七巧图合璧 养心堂七巧图 文少堂七巧续图

    不分卷。不知撰人姓名,见于清代中叶。按毛应丰跋其兄毛应观《七巧六书图》,说创自高勾丽,实不可信。宋代黄伯思有《燕几图》,以三种尺寸不同的木几,组合变化。又有明严征《蝶几谱》,因《燕几图》而变通之,燕几

  • 春秋义

    十五卷。清孙嘉淦(1683-1753)撰。嘉淦字锡公,号懿斋,太原府兴县(今属山西)人,康熙五十二年(1713)进士,官至吏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,卒谥文定。著述还有《南游记》、《成均讲义》、《南华通》等

  • 书经大统凡例

    一卷。清廖平撰。此书取用札记体的形式,对《尚书》中的数十条疑义逐条进行辨析,是光绪丙午(1906年)在青神汉阳国粹精舍讲学时的讲稿。本书多附会经文,又引西方的一些学术名词,颇多怪异之论,但仍以今文经学

  • 明季东莞五忠传

    二卷。明陈伯陶撰。伯陶字子兰,东莞人,进士出身,官至江苏提学使。清入关后,不复出,居于九龙,因号九龙真逸。该书原题即为九龙真逸撰。明末袁崇焕、陈策、苏观生、张家玉、陈象明等五人,或以间死,或殉节,或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