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余之余
三卷。附《归涂闲纪》一卷。明刘锡元撰。刘锡元,字玉受,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三十五(1607年)进士。官至贵州提学佥事。是书第一卷《庚夏七发》,记其泰昌元年(1620)夏病疫事;第二卷为序、记、简牍、杂文;第三卷为杂文,是其官祠部时考验众僧之杂作。附《归涂闲纪》一卷,则记其官黔中苗乱之事。大抵多作佛家倡语,间涉俳体。有四库本。
三卷。附《归涂闲纪》一卷。明刘锡元撰。刘锡元,字玉受,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三十五(1607年)进士。官至贵州提学佥事。是书第一卷《庚夏七发》,记其泰昌元年(1620)夏病疫事;第二卷为序、记、简牍、杂文;第三卷为杂文,是其官祠部时考验众僧之杂作。附《归涂闲纪》一卷,则记其官黔中苗乱之事。大抵多作佛家倡语,间涉俳体。有四库本。
四卷。清张步瀛撰。张步瀛字翰仙,河南新安人。康熙三十年(1691)进士。该编题其父含命意而步瀛笔受,过去房融在评《楞严经》时称为笔受,此注经而沿袭佛教的称法,可能是未检之故。其凡例说“家传易学已历六世
二卷。清张应誉(详见《笃志斋周易解》)撰。应誉究心于宋儒之学,于群经都有著述,尤深于《易》、《春秋》,撰有《笃志斋经解》五卷,《笃志斋春秋解》就是其中的一种。该书不释《春秋》全经,有所论说,就分别条录
十三卷。本书系明代时朝鲜国所刊使臣唱酬之作。所录仅有天顺元年(1457)、二年、三年、四年、八年(1464),成化十二年(1476),弘治元年(1488)、五年(1492),正德十六年(1521),嘉
五卷。清唐焕撰。唐焕字石岭,湖南长沙人,诸生。唐焕认为《古文尚书》是伪书,所以命名其书为《尚书辨伪》。卷首有唐焕自序,其次是伏生《尚书》以及孔安国的伪《尚书本末》,再其次是伏生口授的孔圣删录真《尚书》
四卷。元许熙载(生卒年不详)撰。许熙载字献臣,彰德相州(今河南安阳)人。中书参知政事许有壬之父,其余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主要集录经书及古代儒学大师有关于女教之言论而成,全书共分内训、婚礼、妇道、母仪、孝
一卷,附录一卷。明潘府(生卒年不详)撰。潘府,字孔修,号南山,上虞(今属浙江)人。成化末进士,官至太常寺卿。晚年布衣蔬食,以发明经传为事。《明史·儒林传》有传。该书认为《孝经》都是孔子之语,不应强分经
五卷。南唐徐锴(其生平著述见《说文解字系传》)撰。是书是为《说文解字》作的音序检字表,是与《说文系传》相配的。它取许书所收释的一万零五百一十六字,按平上去入四声分类编次而成。凡小篆皆有音训,其无音训者
一卷。撰者不详。江表二臣指史可法、黄得功。后附《淮域纪事》、《嘉定县乙酉纪事》、《浙江纪略》等。现存涵芬楼藏抄本。
无卷数。明朱朝瑛(详见《读易略记》)撰。《读尚书略记》力辨攻古文《尚书》者之非,殊失深考。其注语亦不过敷衍文句大意,无甚创见。有《七经略记》本,标注此书三卷,藏于北京图书馆。而有清方德骥题款的,则收藏
见《红楼梦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