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文章练要

文章练要

十卷。清王源(1648-1710)著。王源字昆绳,号或庵,直隶大兴(今属北京)人。喜兵法、典制。康熙举人。著有《易传》、《兵论》、《平书》、《或庵评春秋三传》。此书全称是《文章练要左传评》,因王氏主张为文应“简练精要,以规矩为准绳”,故称《文章练要》。共录春秋时期文章一百四十五篇,时间上限为鲁隐公元年(公元前722年),下限为鲁哀公十四年(公元前481年)。首列《郑伯克段于鄢》,后按时间顺序排列各篇。评论集中翔实,“总评于后,又细评于中”,亦引前人精妙之评说,选择审慎。并认为“文有主意有眼目,其段落有大小,序事有案有结;其词有精彩、有闲情、有点校、有句法、有字法,应俱一一标出”。于集中,王源还阐发了一些有关文学评论的观点,如“凡文分六宗百家”,“文章之妙全在无字句处”,均颇为中肯。现有清康熙年刻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陆县志

    八卷。清柴应辰纂修,潘增纂。柴应辰字君拱,浙江绍兴县人,出身举人,康熙十三年(1674)任平陆县知县。在任期葺学宫、衙署,不劳民伤财,以父忧离职。后升为蒲州知州。按平陆县志,创修于明嘉靖间知县王发蒙,

  • 礼部韵略

    五卷。宋丁度、李淑等人修撰。丁度(990-1053)字公雅,祥符(今河南开封市)人,祖籍恩州清河(今河北清河县)。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登服勤词学科,为大理评事,通判通州,官至尚书右丞。卒赠吏部尚书,谥文简

  • 诚斋牡丹百咏

    一卷。《梅花百咏》一卷。《玉堂春百咏》一卷。明朱有燉(1379-1439)撰。有燉为明代戏曲、诗文作家。号诚斋。周定王长子,太祖孙。洪熙元年袭封为周宪王。生平事迹见《诚斋录》文。《牡丹百咏》有宣德五年

  • 熹平石经残字

    一卷。清陈宗彝刻印。宗彝字雪峰,原名秋涛,江宁(今江苏江宁县)人,嗜金石古籍。他所刻印的蜀石经残字,也已著录。这卷《熹平石经残字》,就是清道光三年,与蜀石经同时刻印的。此书所刻,凡《尚书·盘庚》一石,

  • 根味斋诗集

    二十卷。清徐志莘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志莘,字任可,一字商农。德清(今浙江德清)人。官顺天府通判。本编有《超庭集》二卷、《壮图集》三卷、《小草集》三卷、《弃担集》七卷、《超乾集》三卷、《老傅集》

  • 野服考

    一卷。宋方凤(1241-1322)撰。方凤一名景山,字绍卿。浦江(今浙江金华)人。试太学、举礼部均不第。后以特恩授容州文学。宋亡,隐于仙华山。所著有《物异考》、《存雅堂遗稿》及本书并传于世。此书摭取经

  • 天文揭要

    二卷。美国赫士口译,清周文源笔述。赫士生平籍里见《光学揭要》条。是编分上、下两卷十八章。按其纲领旨趣,可以类分为三:或假诸器以步诸曜之经纬,或证诸曜之吸力与行向,或论诸曜之形势体质。末列杂问图表。其取

  • 资治通鉴补正略

    三卷。清张敦仁(详见《通鉴刊本识误》)撰。分上、中、下三卷。严衍撰《资治通鉴补正》二百九十四卷,张敦仁于嘉庆间读其书,以其卷帙繁巨,刊刻不易,乃携赴云南任所,弃衍书所补分注,取其补正《通鉴》原文者,逐

  • 朱文端公藏书

    十三种,一百七十六卷卷首一卷附录一卷。清朱轼(详见《周易传义合订》)撰辑。十三种为《周易传义合订》十二卷、《春秋钞》十卷首一卷、《孝经注》一卷附《孝经三本管窥》三卷、《仪礼节略》十七卷图三卷、《大戴礼

  • 历朝人物氏族会编

    十卷。旧本题曰禾川南里松山逸叟颖侯氏撰。未著姓名。查卷首有两方印,一曰尹敏,一曰颍侯。尹敏似为此书的作者。书中多载明末殉节诸臣。知作者似为清初人。以重编《百家姓》孔师东鲁,孟席齐梁诸句为纲,而杂引历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