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卷数。清代彭定求(1645-1719)编。彭定求见《周忠介公遗事》条。作者在此书序中明确了编此书宗旨,即朱陆二派儒学理论殊途同归,不能只持其一方。全书共摘录了宋代朱熹、陆九渊,明代薛瑄、吴与弼、陈献
一卷。清魏元旷撰。魏元旷,本名焕奎,江西南昌人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进士。本书是一部专门记载会试、殿试、朝考诸典故及其后任官之事的著作,其中所记内容有其前人未记者,故为研究清代科举制度的必备参考书
十卷,首一卷,清姚循义修,李正曜纂。姚循义,浮梁人,拔贡,乾隆七年(1742)任南靖县知县。李正曜,儒学教谕。南靖县志,始修于明万历二十七年邑令陈宗愈。其后一百五十年,官者近百人,无过问修志事者。姚循
三十卷。近人李九华撰。九华河北蠡县人,生卒年不详。卷首有作者自序。是编于诗文音韵全依李恕谷之《诗经传注》,注释则在诸家之间择善而从,而尤以《毛传》、《郑笺》为主,基本上是述而不作。唯出于作者本人的是每
二卷。清李寅撰。李寅字东崖,吴江人。该书采用王弼本,仅仅解释上下经。前面有康熙四十三年(1704)自序,说该书取法于朱熹《本义》,但语多庞杂,往往连《本义》的原旨一并丢掉了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二卷。马其昶(1855-1930)撰。马其昶,字通伯,晚号抱润翁,安徽桐城人。清末民初著名古文作家、学者,被誉为桐城派“殿军。”数应乡试,不获举。三十岁以后,专治群经,兼及子史,数十年如一日。光绪末就
①六卷。清姜兆锡撰。姜兆锡(1666-1745)字上均,江苏丹阳人。康熙二十九年(1696年)举人。乾隆元年(1736年)荐充“三礼馆”纂修官。精《三礼》之学。著《礼记章义》、《周易本义述蕴》、《周礼
一卷。清汪荆(1794-?)自撰。荆字松樵,山东陵县人。嘉庆二十一年(1816年)举人,历官高陵、宁陕、长武、山阳等县知县。此编分年系事,记至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,记家事、读书、历官等事,每事系
五卷。即《形声类编》。
一卷。明吴守大(生平不详)撰。吴守大,字有君,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县)人,生平事迹不详。《名臣像图》成于明正德十一年(1516),故吴守大当是正德前后人。该书收明名臣自徐达到杨继宗共49人,每人绘一像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