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晁采馆清课

晁采馆清课

二卷。明费元禄(生卒年不详)撰。费元禄字学卿,一字无学,铅山(今山西省铝山县东南)人。元禄有文采,工诗文,作诗落笔数千言。尤爱慕贤士,寄兴山林。疏于人事应酬,对于衣履容仅不甚修饰,惟喜读书静坐。铅山之河口有五个湖,其中之一为官湖,即晁采湖。费元禄在晁采湖上构筑一馆,名为“晁采馆”,读书于其中。此书书名便由此而得。此书均为记述晁采馆中之景物以及游赏闲适之事。书首有吴中行序和吴文法序。吴中行序中说“学卿费君机神玄朗,风韵清疏,服仁义之圃,游竹素之园,大业足经国不朽。其于声华势利一切嗜好泊如也。居恒箕踞晁采,几一琴,香一鼎,竹炉茶灶一具,昧爽栉梳,辄诵义文易象,虞夏周书,公旦典礼。览仲尼之《春秋》,左国两司马诸史。倦则消遥双树侧,弁而哦。兴发则从二三泛舟五湖……敬谢寒暄世务之客,不近人情,而慷慨自赏,傍若无人。……《清课》体公识远,庶几近焉。”吴文法序中称“余读费君学卿《清课》,语语烟霞,皆以实境道实语。”此书分为上、下二卷,以晁采馆为中心,记述周围山川湖泊之自然景观,间或评论古今,引发议论。书中亦涉及一些自然景观的变迁以及地理沿革、风土人情等。此书有明刻本及《宝颜堂秘笈》本等。民国二十五年(1936)商务印书馆据《宝颜堂秘笈》本排印《丛书集成初编》单行本。另有《晁采清课》一卷,收入《说郛续卷二十七》、《五朝小说·皇明百家小说》以及《五朝小说大观·皇明百家小说》之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伯文诗集

    二卷。明李奎撰。李奎字伯文,号珠山。又号龙珠山人。归安(浙江吴兴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起家力笔,官锦衣从事。奎当时不仅以诗鸣,且为贤者,尚气节。沈炼具疏弹劾严相父子,奎倾身庇之,故严世藩欲中以奇祸。奎得

  • 养知书屋集

    五十五卷。清郭嵩焘(1818-1891)撰。郭嵩焘,字伯琛,号筠仙,湖南湘阴人。道光进士,官至巡抚、按察使、兵部侍郎,驻英、法大臣,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,著有《养知书屋遗集》、《史记札记》、《礼记质疑

  • 四书合喙鸣

    十卷。明许獬(生卒年不详)撰。獬字子逊,号钟斗,同安(今福建厦门市东北)人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著有《许钟斗集》、《八经类集》等。《四书合喙鸣》一书卷首有张以诚序,又有池显方撰

  • 钦定西清古鉴

    四十卷。清梁诗正、蒋溥、汪由敦、嵇璜、裘曰修、金德瑛、观保、于敏中、董邦达、王际华、钱维城等十一人奉敕编撰。另有监理二人,摹篆二人,绘画七人,缮书四人,校刊六人,监造五人。梁诗正(1697-1765)

  • 白氏六帖

    见《白孔六帖》。

  • 杨家府演义

    八卷五十八回。题“秦淮墨客校阅,烟波钓叟参订”。秦淮墨客即纪振伦,字春华,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,明代小说家,生卒年不详。又有说作者是熊大木(见《大宋中兴通俗演义》),无确证。又说作者为无名氏。该书为长

  • 古今疏

    十五卷。清朱虚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朱虚字邵斋,号可庵,又号介庵。曹州(今山东荷泽)人。顺治四年进士。官至绍兴府知府。其书仿《广雅》释名之例。自天地日月至虫草木,各自为篇,加以解释。但其所引资料十分广博,

  • 北虞先生遗文

    八卷。明邵圭洁(约1540年前后在世)撰。邵圭洁,字伯如,一字茂齐,号北虞,江苏常熟人。嘉靖二十八年(1549)举人。是集为其子兵部主事邵禧厘所编。分为二帙。前一帙凡六卷,缮写多脱误。后一帙凡二卷,与

  • 读左随笔

    不分卷。清王元稚撰。元稚字少樵,自号无暇逸斋主人,籍贯不详,光绪、宣统年间曾主讲顺天高等学堂。潜心经史,所著书十余种,合为《无暇逸斋丛书》印行,是书是其中的第十一种。据编首自序,此书原名《左传讲义》,

  • 月河所闻集

    一卷。宋莫君陈撰。生卒年不详。莫君陈,湖州(今浙江)人。生平仕履情况不详。书中称授知婺州朝辞,有札子权刑部郎中,则曾以朝官典郡。其书所记皆当时杂事,篇数极少,而且缮写错误和脱漏之处较多,无法卒读。《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