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景陵县志

景陵县志

①十二卷,清李馨修,吴泰纂。李馨,字兰若,陕西狄道人,贡生,康熙初官景陵知县。吴泰,字梅里,号岳宗,景陵县人,库生。景陵县志由宋浙江嘉定人林英发创修,其后有弘治志、嘉靖志、天启志,俱佚。康熙初年,李馨莅任景陵知县,鉴于变革之际,县城屡遭兵燹,旧志板籍多已残缺,故聘吴泰续加修辑。历二年告竣,《景陵县志》康熙七年(1668)刻本。共十二卷。为卷一建置志,卷二星占志,卷三舆地志,卷四城圉志,卷五学校志,卷六风土志,卷七乡祀志,卷八版籍志,卷九秩官志,卷十至卷十二人物志,后又附以杂志,别载诗词文章。此志修于清代开国之初,于兵燹之后,遗迹渐毁,故志凋零,此时修志,志一县人文地理,实属不易。不足处,此志有舛误,且复芜杂。如:不列选举。凡科贡诸事,皆附于人物,摒文苑、儒林、卓行各门,均入隐逸;秩官志中,虽备列细目,但失考者不少;杂录中,备载诗文,二者名不相类,强为列入。流览此志似若缺艺文一门,是其不伦之处。但此志上承明代旧籍,下启清代诸志,不至散佚,欲查元明遗闻,舍此无他,故不可因其编次杂乱而摒弃。② 十二卷,清钱永修,戴祀纂。钱永,字子膺,江苏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康熙间景陵知县。戴祀,字小宋,号南堂,景陵县人,诸生。景陵县志自康熙七年(1668)县令李馨修后,迄三十年,时值清廷纂修《一统志》,乃令各省辑通志以备采择,各省复命各县,催成县志。钱永任知县,重辑县志,聘戴祀主其事。因两志相距时间过近,仅能略正昔谬,其它类目,多用旧稿。《景陵县志》康熙三十一年(1692)刻本,全书十二卷。钱永自言对有关政化者详,时至事起者续,学校为教化之首,田赋为民生之基,详而慎,城廓仓庾、堤防、驿津,为官之守,详而慎,其他如星占、灾祥、山川、古迹、祀典、封建、佛宫、道院、人物、艺文,因不宜挂漏,而搜罗经籍,多方询咨,可纪则纪,可载则载。由此可见此志之慎审。钱永自誉此志轻重有序,体制不糜。但该志之失于此,其体例多仿李馨前志,前志之失,未能为鉴,从而蹈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半隐集

    十卷。明陈衡(约1431前后在世)撰。陈衡,字克平,淳安(今浙江淳安县)人。明永乐十五年(1417)举人,官亳州学正。著有《半隐集》。是集凡十卷。其中序四卷,记一卷,说一卷,诗四卷,末附杂文及陈衡外甥

  • 先馀录

    八卷。明姜志衡撰。姜志衡,字无摇,曲河人。据其孙在宛序,谓其先伯父留心经济之事。一曰偶从敝笼中发捡旧书,乃得其伯父末年记录之笔。其间山川之险阻,人事之得失,披览皆在目前。于是加以参订,厘成八卷,以备遗

  • 谈经

    九卷。明郝敬(详见《周易正解》)撰。此书一名《经解绪言》。敬曾著有九经解,包括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仪礼》、《周礼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皆单独成书,共一百六十五卷,一百六十七

  • 说文论正

    二十四卷。清王育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育字石隐,号庄溪,太仓(今属江苏)人。与陈瑚(字确庵)、陆世仪(字桴亭)志同道合,明亡后隐居讲授,不改衣冠。此编按许书部首分韵编次,许氏说解悉仍原本。其论正逐义分疏

  • 内务府奉宸苑事例

    四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是书旧题《总管内务府现行事例》,但细观全书内容,实为奉宸苑事例,故改为现名。是书原分两卷,实际每卷各分一二。其卷一之一,分子目为建设、衙署添裁员役等十类,卷一之二,分子目为清查陈设

  • 止泉文集

    八卷。清朱泽沄(1666-1732)撰。朱泽沄,字湘陶,号止泉。宝应(今江苏扬州)人。雍正中,直隶总督刘师恕欲荐之于朝,不应。讲道锡山,通书关中,都阐明朱学。有《止泉文集》、《朱子圣学考略》(已著录)

  • 方麓集

    十六卷。明王樵(1521-1599)撰。王樵,字明逸,号方麓,金坛(今属江苏省)人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进士,历刑部员外郎、山东佥事,官至右都御史。樵邃于经学,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春秋》等皆有纂述

  • 贡礼部玩斋集

    十卷。《拾遗》一卷。元贡师泰(1298-1362)撰。师泰,字泰甫,号玩斋。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以国子生中江浙乡试,除泰和州判官。历官礼部尚书、平江路总管、江浙行省参知政事、户部尚书等职。曾经浙右余粮

  • 禹贡说断

    四卷。宋傅寅(生卒年不详)撰。寅字同叔,两浙路义乌(今属浙江省)人。南宋学者。少时尝从唐仲友学,仲友以益友称之,寅学识渊博,于天文、地理、封建、井田、学校、郊庙、律历、军制之类,无不悉心研究,订其讹误

  • 范家集略

    六卷。清秦坊(生卒年不详)撰。秦坊字表行,号俨尘,江苏无锡人。秦坊一生善于著述,《范家集略》是秦坊的一部杂纂之作,此书大概内容分为身范、程范、文范、言范、说范、闺范。包括自周秦以至明代时期的前贤人的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