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权度量衡实验录

权度量衡实验录

不分卷。清吴大澂(1835-1902)撰。吴大澂,字清卿,号恒轩,又号愙斋。江苏吴县人。金石、文字学家。同治进士,官至湖南巡抚。著有《说文古籀补》、《字说》、《愙斋集古录》、《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》等书。是书证“黄钟律琯为九寸,而不言其口径容黍之数”的舛误,又实际度量得出“琯为周之黄钟律琯无疑,为十二寸,以黑柜黍实之,适容千二百颗”的结论。书分三编,第一编用黄钟律尺比较周汉至近代的各种尺的长短,第二编用当时的秤比较各代量器的轻重,第三编以黑柜黍的多少比较各容器的大小。撰者以经眼古物,多方探求,互为印证,在古器物学的研究上开辟一新境界,其成果为后来学者大有裨益。是书有湖南初刻本,原稿本,罗振玉于民国初年自日本人何井荃处得到,校勘成编,亦成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文孝经述义

    一卷。隋刘炫(约546-约613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刘炫字光伯,河间景城(今河北献县东北)人,隋代经学家。与刘焯同以经学名世,时称“二刘”。著有《尚书述义》、《毛诗述义》、《孝经述义》、《春秋左氏传述义

  • 堪斋诗存

    八卷。清顾大申(约1662年前后在世)撰。顾大申本名镛,字震雉,一字见山,华亭(上海松江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顺治九年(1652)进士。授工部主事。曾辑有《毛诗》、《楚骚》及《文选诗》、《唐人诗》。自著

  • 灵萱阁集

    八卷。明汤兆京(?-1619)撰。汤兆京,字伯闳,江苏宜兴人。万历二十年(1592年)进士。官至监察御史。著有《灵萱阁集》。是集为汤兆京诗文集,凡八卷。兆京廉正耿直,佐孙丕扬掌察典,尤力持公议,为群小

  • 两朝纲目备要

    十六卷。元佚名撰。记事起自南宋光宗绍熙元年(1190),迄宁宗嘉定十七年(1224)。是书根据光宗、宁宗两朝实录并采李心传史论,编述成书,叙次简明。其中部分内容可补《宋史》所未载,亦有与《宋史》纪年互

  • 角上明人尺牍

    二卷。清黄定兰辑。此帖收明代二十六人尺牍,为丰白庵、屠简、张东沙、丰南禺、屠行虚、沈佳则、俞文曦、李之文、陈后冈、范东明、汪长文、沈文恭、叶乡朗、杨梦亭、闻隐麟、沈云冲、柴以观、沈鸿泰、庄天目、李金峨

  • 五十辅臣编年录残本

    一卷。作者不详。所记之事始于明天启七年(1627)八月,中间崇祯元年(1628)一月差详,二年所记则仅韩爌调停沈维炳、薛国观申救任赞一事。而卷末则题“五十宰臣编年录”,与内容不尽相符。清曹溶撰《崇祯五

  • 盐源县志

    十二卷首一卷,清辜培源、欧阳衔修,曹永贤等纂。欧阳衔,安福人,进士,曾任盐源县知县。《盐源县志》光绪二十年(1894)刻本。共十二卷,分为:卷一,天文。卷二,建置、沿革、舆地、山川。以下二十三门均未列

  • 柳州诗集

    十卷。清陈增新(生卒年均不详)编。陈增新字子更,嘉善(今属浙江)人。顺治初,增新与同里魏学渠等结社相唱和,称“柳洲八子”。其后攀附者日众,共七十余人。著《柳洲诗集》。此集共十卷。今观其集,其诗体格相似

  • 江峰漫稿

    十二卷。明吕高(1505-1557)撰。吕高字山甫,又字思抑,号江峰。丹徒(今属江苏)人。嘉靖进士,授户部主事,历兵部郎中,升为山东提学副使,后转为太仆少卿,以大计罢官。山甫通经史、工诗文,与唐顺之、

  • 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

    四卷(民国十七年拓本)。马衡(1881-1955)编次。马衡,字叔平,浙江鄞县人,曾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兼研究所国学门导师,北京市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等职。著有《中国金石学概要》、《凡将斋金石丛稿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