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歙县志

歙县志

①二十卷,首一卷。清张佩芳修,刘大櫆等纂。张佩芳(1732-1793),字公路,又字荪圃,号卜山,清山西平定州人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)进士,历仕歙县、合肥县令,寿州、泗州知州。乾隆三十二年(1767)来任知县。张氏热心地方史志的撰述,修有《黄山志》二卷,撰有《平定州志》十卷、《平定州志考误》一卷、《榆关考》等。其杰作《陆宣公翰苑集注》二十四卷,更为学术界重视。刘大櫆,安徽桐城人,任歙县司训。歙县旧志,自明万历三十七年张涛始创修,其后天启四年戴东旻复纂修,迄于清代,顺治八年、康熙二十九年复两经修辑。知歙县事张佩芳,于乾隆三十五年(1770)设馆郡西锦衣里,延刘大櫆主其事,逾年而峻。此志大抵综前四志而互证之,芟芜录实,成二十卷,汇类分门,共分九类,又于各志之下,别分子目,凡六十有二。其异于旧志者:于食货志下,增盐法、茶纲二目;恤政别立一门,而以仓储、院局、蠲赋、赈济、优老、义产等属之;选举志增殊恩一目;人物志删去流寓一目;徙仙释为寺观;并书目于艺文。刘大櫆乃一代文宗,是编体例完备,叙述简括,引据亦称典核,足称佳志。有清乾隆三十六年(1771)藏经阁刻本、抄本。②十卷,首一卷,清劳逢源修,沈伯棠等纂。劳逢源,仁和人,进士,清道光二年(1822)来任歙县知县。沈伯棠,浙江德清人。时去乾隆三十六年(1771)张佩芳志,已五十余年。劳逢源来,因于道光四年(1824)创议重修,延沈伯棠主其事,至道光八年而书成。为纲者十,为目者五十有四。此志大抵因循乾隆张佩芳志,间亦有所更改。如旧志列沿革、兵防于建置,参杂不伦,颇乖志体,此则以沿革隶之舆地,以兵防隶之武备,皆较旧志为有体。此志体例不务新奇,而引据亦称详核,且于旧志之失,亦多所厘正。如艺文志专载书籍,而不滥收诗文,又其所引诸书,皆具列原文,标其出典,皆较旧志为有法。此志因延旧志,虽胜于旧志,然于旧志之弊,亦未能尽除。有清道光八年(1828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尹文子

    一卷。周尹文(约前350-285)撰。关于尹文子的生平,史书记载出入很大。今《道藏》本上下二篇,云出魏黄初末山阳仲长氏诠次,其序曰:“尹文子者,盖出周之尹氏,齐宣王时居稷下,与宋钘、彭蒙、田骈同学于公

  • 尚书管窥

    四卷。清王汝谦撰。王汝谦字六吉,武陟县(今属河南省)人,清代学者,嘉庆时增生,著有《四书记悟》、《孟子论文》、《首过斋文集》等。王汝谦自言少时尝师从协用席先生,协用读文以古大家为宗,而尤精于《孟子》,

  • 声类

    ① 一卷。魏李登撰,龙璋辑。李登,三国魏人,字、里不详。《北史·江式传》称李登官左掖令,与孙炎同时。炎注《尔雅》盛用反切。登著此书,以声音比类相从,故名《声类》。唐封演《闻见记》谓《声类》凡十卷,收一

  • 坦庵词

    一卷。宋赵师侠撰。赵师侠(又作师使),字介之,汴(今河南开封)人(生卒年均不详)。淳熙二年(1175)进士。燕王德昭七世孙。曾为江华郡丞,宦迹及于湘、赣、闽中一带。与叶梦得、徐俯有交往。《书录解题》著

  • 蜀石经残字

    一卷(百一庐丛书本)。清陈宗彝刊。宗彝尚刊刻过《汉熹平石经残字》。此书前有其父醒斋老人序,次为《毛诗》及《注》残字,后附道光五年独抱居士跋。次为《左传》及《注》残字,后附助刊各家姓名及道光八年宗彝和顾

  • 书经疑言

    一卷。清王庭植撰。王庭植字实丞,江西庐陵人,道光二十四年进士。此书较少引用前人旧说,往往独抒己见。如王庭植解释“纳于大麓”,认为“大麓”就是太(泰)山之麓,“古‘太’字无点;麓,山是也。尧使舜行礼,而

  • 养生类要

    二卷。明吴正伦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正伦字子叙,自号春岩子,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精于医术。约生活于嘉靖年间。著有《脉证治方》、《虚车录》、《活人心鉴》等书。此书为吴氏本《内经》有关养生学之旨,参附众医家

  • 元史新编

    九十五卷。清魏源(1794-1857)撰。源字默深,法名承贯。湖南邵阳人。与龚自珍、林则徐相友善。鸦片战争时,曾参与浙东抗英斗争。撰有《海国图志》,主张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。建议抵抗外来侵略,强调变法。

  • 读史漫笔

    一卷 明陈懿典撰。陈懿典,生卒年不详,《读史漫笔》一书是他从《史记》的本纪、世家、列传中,摘录出来,并对这些摘录部分略加论述,所论述的内容都是一些肤廓之言。此书有程晋芳家藏本,《学海类编》本,《逊敏堂

  • 京音简字述略

    一卷。劳乃宣撰。劳氏依王照字母,定京音五十母、十二韵,参考文字偏旁,制定声母韵母符号,称为简字。实即注音字母之前身也。有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刊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