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济生方

济生方

八卷。宋严用和(约1199-1267)撰。严用和,字子礼,南康(今属江西省九江市)人,十二岁从当时名医刘开学医,十七岁独立行医。作者经三十余年实践,博采前人良方及民间验方,结合自己临床经验,于宝祐癸丑(1253)撰成《济生方》十卷,又于咸淳丁卯(1267)撰成《济生续方》八卷。《济生方》又名《严氏济生方》,原书久佚,《四库全书》据《永乐大典》辑出,已不及原书之数。原书作者有序称:“论治凡八十,制方凡四百,总为十卷。”今本仅存论五十六篇,方二百四十余首,分为八卷。卷一首论制方,次论补益,然后载虚损、五劳六极之证;卷二载咳嗽、喘、吐衄、翻胃、呕吐、噎膈、哕、腰痛、肋痛诸证;卷三载风、寒、暑、霍乱、湿、痹、疝、阴、疸、蛊、脚气诸证;卷四载水肿、积聚、癖、痰饮、健忘、消渴、遗浊、泄泻、下痢、小便、大便诸证;卷五载目、耳、鼻、口、齿诸证;卷六载血气、带下、血瘕、崩漏、搐搦诸证;卷七载求子、妊娠、产后、产后中风、产后血崩诸证;卷八载丁疮、肺痈、痔、瘘、疥、癣、瘿瘤、瘰疠、金疮诸证。可见此书门类分明,条理清楚,受《和剂局方》及《三因方》影响明显。书中每证皆立论于前,列方于后,议论精详,处方严谨。重视脏腑辨证,详究脉因证治,善于调气,兼补脾肾,集方简要,注意制方法度,讲究药物炮制,这是此书最主要特点。作者提出“补脾不如补肾”的主张,为明代命门学说之导引。他在论“遗浊”中说:“心受病者令人遗精白浊,肾受病者亦令人遗精白浊,此皆心肾不交,关键不牢之故也。”这是“心肾不交”说之先声。作者还在其他一些理论问题上有自己的创见,如指出消渴证注意有三:一饮酒,二房事,三盐食及面等,颇值重视。作者还提出,治病应重视脉、因、证、治。微妙在脉,不可不察;察之有理,乃知受病之因;得病之因,乃识其证;既识其证,则可详其所治。此书所载之方用药平和,多切实用,深得后世医家推重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,清乾隆间吴县袁廷梼贞节堂抄本,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,1956-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上、下册影印本,198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重订铅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梧冈集

    八卷。明唐文凤撰。唐文凤,字子仅,号梦鹤,安徽歙县人,生卒年不详。唐文凤与祖元父唐桂芳俱以文学擅名。永乐中荐授江西兴国县知县,政绩颇著,后改赵王府纪善。卒年八十六。著有《悟冈集》八卷。此集为程敏政所编

  • 诗韵歌诀初步

    五卷。清倪璐辑,戈涛、刘乾用二人参与鉴定。倪璐字玉华,汉阜人。书前有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戈氏序和二十五年(1760年)刘氏序,次为凡例,包括“读诗韵法”、“识字法”、“分九音法”、“分清浊歌”等

  • 百僚金鉴

    十二卷。清牛天宿撰。牛天宿,字觐薇,山东章丘人。康熙中官广东琼州府(今海南省)知府。本书之撰,是为各级官员提供从政之借鉴。卷一至卷七为总论,以中央及地方之职官为序,首列各职官之名称,下述历代沿革情况,

  • 历朝珰鉴

    四卷。明徐学聚撰。学聚,字敬舆,兰溪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官至副都御史,巡抚福建。该书是辑录历代宦官事迹的专著。自周秦以后一直至明代。书中内容分“善可为法”和“恶可为戒

  • 熊龙峰四种小说

    撰者不详。系明代话本小说四种,初为散本单篇,分别为《张生彩鸾灯传》、《苏长公章台柳传》、《孔淑芳双鱼扇坠传》、《冯伯玉风月相思小说》,其中仅《张生彩鸾灯传》卷首标明“熊龙峰刊行”字样,其余三种只能从版

  • 春秋名字解诂补义

    一卷。清俞樾(详见《周易平议》)撰。俞樾治经学私淑高邮王氏。王引之曾撰有《春秋名字解诂》,俞樾撰《春秋名字解诂补义》,对王氏之书重加补正,纠正其中的疏失。该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收入《皇清经解续编》及《

  • 三湘丛事录

    一卷。明蒙正发撰。蒙正发字圣功,崇阳人(今湖北崇阳县人),生卒年月未详。明末仕至给事中,与王夫之交厚。隆武乙酉(1645年)蒙正发于蒙阳起兵抗清,后至湖南,依督师何腾蛟,巡抚章旷题为参军,决策机务。抗

  • 毛诗音残卷

    敦煌本残卷,首尾残缺,不著撰者姓名。只存九十八行,上起《大雅·旱麓》,下讫《召旻》。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引徐氏音者三十一则,与残卷相较,文字相同者八条。据此可知此书确为晋徐邈所作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经部诗

  • 论语古注集笺

    十卷。清潘维城撰。维城字朗如,江苏吴县人。师从夏文焘、李锐,为钱大昕的再传弟子。维城得闻经师绪论,认为《论语》为何晏所乱,晏学无师法;郑康成兼通古文今文,集诸儒之大成;孔安国虽为古今文家之鼻祖,然其注

  • 尹文子校勘记

    一卷。清钱熙祚(生卒年不详)撰。熙祚一生长于校注,有《吴光郡校勘记》、《鬻子校勘记》,已著录。熙祚又引《道藏》本、吉府本、及《北堂书钞》、《群书治要》、《艺文类聚》、《意林》、《白孔六帖》、《长短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