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温热论 幼科要略附叶案存真

温热论 幼科要略附叶案存真

《温热论》一卷,《幼科要略》二卷,所附《叶案存真》二卷。清叶桂(详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)撰。《温热论》成书于乾隆十一年(1746)。为叶氏口传心受的经验心得,实为叶氏临床经验的结晶,在临床上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,是温病学说中的一部珍贵的文献。叶氏继承金元诸家学说,并在对热病规律的大量观察下,脱出株守《伤寒论》的范围,创立了“温邪上受,首先犯肺,逆传心包”的理论体系,论述温病感受途径与传变规律,以“卫、气、营、血”为辩证施治的纲领,指出:“大凡看法,卫之后,方言气;营之后,方言血;在卫汗之可也,到气才可清气;入营犹可透热转气,入血就恐耗血,动血直须凉血散血。”创立卫、气、营、血辨证体系,用以划分热病的深浅和治疗步骤,提出伤寒与温病证治的不同。在诊断上又提出察舌、验齿、观察斑疹和白的辨析方法,成为温疹诊断的特点。为温病学发展提供理论与辨证基础。在治疗方面,主张根据卫、气、营、血之分,而四者又互有联系,提出了辛凉解表、甘寒养阴、清热解毒、滋阴救液等方法,创立了很多方药。此书对后世影响颇大,后世吴瑭所著《温病条辨》就是总结提高了叶桂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,引申叶桂的学说,而使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临床学科。而叶氏此书亦成为今天研究温病学说的重要参考资料。主要传本有两种,一为华岫云《续选临证指南》和王孟英《温热经纬》中《外感温热篇》原文即据此书。另本为《吴医汇讲》卷一名《温证论治》,内容编次与华氏本大同小异,章楠以此本加注,名《叶天士温热论》,后收入《医门棒喝》中。有《周氏医学丛书》本。《幼科要略》约成于乾隆十一年(1746)。叶氏认为四时气变,秽浊吸入,三焦受邪,多发为温病,若仍执前人之法,表散消导、清火通便,每易误治,遂结合个人四十年临证经验辑成此书。上卷从伏气起至冬寒止十余则;下卷从看三关法起至暑热止近十则。先论病因证治,次罗列治疗方剂,后载变通之法,下有小注,略加辨析。内容简要,治法井然,可供临证参考。后收入《周氏医学丛书》中。《叶案存真》又名《叶天士医案存真》。为叶万青将家藏方案及《天元医案》中所载叶案等,予以编辑而成。书中不分门类,以内伤虚劳病案为主。卷一以杂病为主;卷二以温热病案居多;卷三为运用仲景方之验案,如小建中汤、理中汤等案。其杂病诊治重视脾胃,对外感温热病的认识颇有创见。辨证确切,立法精当。卷末附马元仪《印机草》一卷及祁正明、王晋三医案数则。周学海又为其重新分门别类,并予以评点,更名为《评点叶案存真类编》。有道光十六年(1836)家刊本。上述叶氏三书有《周氏丛书》合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秋水集

    十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清严绳孙(1623-1702)撰。严绳孙,字荪友,江苏无锡人。其以诗古文擅名,康熙十八年(1679)中举鸿博,授翰林检讨,与修《明史》,康熙二十二年擢拔为古迁中允。不慕荣利请归乡里

  • 清爱堂石刻

    六卷。清刘墉书。刘墉(1719-1804)字崇如,号石庵,山东诸城人。文正公刘统勋之子。乾隆辛未进士,官至礼仁阁大学士,谥文清。刘墉书法魏晋,后专从赵孟頫,中年后自成一家,笔意古厚,貌丰骨劲,超然独出

  • 咫学读经记略

    一卷。清末杨澄鉴撰。澄鉴字伯衡,安徽省桐城县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多能自立新说,阐述经意于文字训诂之夕下。如推阐张惠言《易》合《周礼》之义,根据《易》家来征《周礼》。谓《礼记·月令》本于《吕氏春

  • 富川县志

    ①十二卷,清叶承立纂修。叶承立,广东嘉应州(今广东梅县)人,进士,乾隆十九年(1754)任富川知县。考汉置富川县,属苍梧州,三国吴改属临贺郡,隋初属贺州,后改属始安郡,唐改复水,寻复故,明属平乐府。县

  • 妇婴新说

    一卷,英国合信(详见《西医略论》)撰。咸丰七年(1858)合信至上海,撰《西医略论》,以补充《全体新论》之不详备之处,其中论及外科之学,便有人责难合信,认为江南人柔弱,不可轻易以刀技治病,西医之法不能

  • 校刻韩诗外传

    十卷。附《补逸》一卷。汉韩婴撰。清赵怀玉校。赵怀玉字亿孙,江苏武进县人,乾隆四十五年(1780)诏试赐举人,官至山东青州府同知。此书有卢文弨序和赵怀义自序,钱惟善、陈明所作旧序也保留下来。据赵氏自序称

  • 说唐后传

    见《说唐演义后传》。

  • 观城县志

    ①五卷,首一卷。清沈玑修,张洞宸等纂。沈玑,江苏武进人,贡监。康熙八年(1669)任观城县知县。张洞宸,邑人,孝廉。观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六年(1588)邑令乔昆。及沈玑任县令时,邑志已数十年未修。正

  • 真福直指

    二卷。意大利陆安德(?-1683)撰。陆安德字泰然,耶稣会士,明末入中国,传教广东,康熙二十二年(1683)死于澳门。《真福直指》是一部宣传耶稣教义之作,此书以浅近之语文,述其教之大旨,上卷分五章,撰

  • 永州府志

    ①二十四卷。清姜承基修,常在纂。姜承基,字慕庵,盖平人,曾任永州府知府。常在,道州人。永州之名,始于唐代。清康熙年间,姜承基任县令后,殷殷于察吏安民,征文考献,搜得旧志残简,与同郡属僚共相参订,三易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