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熹平石经残字

熹平石经残字

一卷。清陈宗彝刻印。宗彝字雪峰,原名秋涛,江宁(今江苏江宁县)人,嗜金石古籍。他所刻印的蜀石经残字,也已著录。这卷《熹平石经残字》,就是清道光三年,与蜀石经同时刻印的。此书所刻,凡《尚书·盘庚》一石,《论语》之《为政》、《尧曰》二石。《盘庚》仅存“或迪自怨”一段,不足三十字。《为政》仅存“道之以德”一段,不足六十字。《尧曰》仅存“不蔽”一段,不足三十字。总共不足二百字。前面是“熹平石经残字”六字,继之以唐中冕写的前言。次列石经残字,先列《盘庚》,后为《为政》、《尧曰》。每段经文都有释文,并附有宗彝所写的简略的考释。其后则是宗彝的记言,再后则为朱珔、汪燡、顾千里、袁廷恺、宋翔凤、盛大士诸人的题咏。最后又以宗彝的记言结束。宗彝所刻的这三段残字,翁方纲早已摹刻过了。翁氏所撰的《石经残字考》,其经文字体的异同,以古今各本相较,也极为详备。考察石经残字的人,本只要看翁氏所刻就行了。陈氏所刻的,不但存字少,考释也过于简略,与翁氏之刻相比,不可同日而语。但是从来摹刻熹平石经残字的人,都是刻在石头上的。例如申铁蟾在关中刻的,放在碑林之中;翁方纲在北京刻过,又在江西刻过,放在南昌学舍。只有陈宗彝改为木刻,这是他的首创。其用意是既保存残字原貌,又便于翻阅。这用意是好的,值得取法。可惜他囿于所见,未能把所有存世的熹平石经残字都刊刻出来。有《百一庐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墨薮

    二卷。附《法帖释文刊误》一卷。旧本题唐韦续(生卒年及里贯不详)撰。《墨薮》辑录前人论书之语,共二十一篇。所列篇目皆不列撰录者姓名,有的还加以删削,令后人难以深察。《墨薮》分上、下两卷。上卷共录十篇:“

  • 来易增删

    八卷。清张祖武撰。张祖武长安人。乾隆三年(1738)举人。此编就是明来知德《易注》原本,去除了《易注》的烦冗,间补以《易传》、《本义》诸说。其错综、变爻、中爻、大象、卦情、卦画、卦占之类则一仍其旧。《

  • 抱经斋集

    二十卷。附《焚余草》一卷。清徐嘉炎(1631-1703)撰。徐嘉炎,字华隐,另一说字胜力,号华隐,浙江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年)因户部侍郎于可托推荐,以国子生应试“博学鸿儒”列一等

  • 感怀

    结发事远游,逍遥观四方。天地一何阔,山川杳茫茫。众鸟各自飞,乔木空苍凉。登高见万里,怀古使心伤。伫立望浮云,安得凌风翔?

  • 检蠹随笔

    三十卷。明杨宗吾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宗吾,字伯相,成都(今地名同)人。官锦衣卫指挥。大学士杨廷和之曾孙、修撰杨慎之孙也。此书三十卷,共分二十四类,采掇琐碎,分条编载,体例近似类书。内容之中间附有当时邸

  • 司马温公年谱

    八卷。清顾栋高(详见《春秋大事表》)撰。谱主为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,光卒后追赠温国公,故名。顾氏采辑史传碑状,诸家文集,以及百家小说中所载谱主事迹,考订年月,加以排比而成此谱。于谱主奏章著作均摘录其要

  • 三统术衍

    三卷。钤 一卷。清钱大昕(1728一1804)撰,大昕字晓徵,又字辛楣,号竹汀,江苏嘉定人。乾隆进士,累官少詹事,督学广东,丁艰归,不复出。历主钟山、娄东、紫阳书院。精研群籍,于经史文义、音韵、训诂、

  • 离骚

    一卷。清田砚池(生卒年事迹均不详)撰。版本有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梦鹧鸪楼刊本。

  • 慕良杂纂

    四卷。清庄有可(1744-1822)撰。庄有可亦名献可,字大久江苏武进人。诸生。博通诸经传。于《春秋》功力尤深。自言读至二千余遍,能于字数得定岁差法。著有《春秋注解》、《春秋字数义》、《周易集说》等六

  • 史要编

    十卷。明梁梦龙编撰。梁梦龙(1527-1602年),字乾吉,号鸣泉,真定(今属河北省正定县)人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进士,由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,进右都御史,加太子太保。著有《海运新考》等书。所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