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王延德使高昌记校注

王延德使高昌记校注

一卷。近代王国维撰。王国维(1877-1927),字静安,一字伯隅,号观堂。浙江海宁人,1901年留学日本东京物理学校,学识渊博,对中国史料学、古文字,韵学、戏曲均有研究,参与《浙江续通志稿》编纂,撰有《浙江通志考异》。在甲骨文和金文研究方面卓有建树,在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。此外在西北地理和蒙古史料研究方面也有重要贡献。1925年起任清华研究院教授,1927年投昆明湖自杀。其著作多达六十余种,有《观堂集林》、《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》、《王国维先生遗书》等。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(981)五月,诏遣供奉官王延德殿前承旨,白动西行使高昌,(今新疆吐鲁蕃东)。前后经历三年,至雍熙元年(984)四月始归京鲁师,叙其行程,《宋史·外国传》载之,但不及王明清《挥尘前录》详赡。此篇王国维《宋史》为主,以《挥尘前录》疏校于下方,又据李寿《续资治通鉴》宋琦疏,以释蕃语“打当”之义,甚明确,可称善本。因《挥尘前录》为通行丛书本,颇多误字,以汲古阁影印宋抄本正之,如“遗以财产”,汲古本“产”作“货”;“入尚衣锦绣”,汲古本“尚衣”为“衣尚”;“唐时浩敕”,汲古本“诰“作“诏”;“可为绵”,汲古本“”之后有“帛”字;“重者三斤”,汲古本“重”字前有“尾”字等诸处,文义俱较宋史为长,而是卷未校出。又有《挥尘前录》载王廷德自叙,《宋史》失载,也应补列卷首,以见王廷德述作的意旨。缘此书王国维校注《长春真人西游记》时所作,当时忽卢校录,故有此失。上虞罗氏印行时,与杜环《径行记》等同列,改名为《古行记四种》,此改从初名,故裁篇别出,仍以校注名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官故书考

    四卷。清徐养原(1758-1825)撰。养原字新田,号饴庵,浙江德青人。嘉庆六年(1801)副贡生,不应科举,民家治学。精于校勘。对六书、古音辨析研究精深。著有是书及《仪礼古今异同疏证》、《论语鲁论考

  • 平湖县志

    ①十卷。清高国楹修,清倪藻垣纂。高国楹,乾隆初年任平湖县知县。《平湖县志》乾隆十年(1745)刻本,全书十卷,分为:卷一舆地志,目为图说、建置、星野、疆域、山川、城池、津途、坛庙。卷二食货志,目为户口

  • 六书糠秕

    三卷。清沈道宽(生卒年不详)撰。道宽字栗仲,宛平(今属北京市)人,官湖南桃源知县。是书辨正《玉篇》、《广韵》之谬误,求其无戾于《说文》。上卷曰篇韵类隔,辨析声音之理。中卷曰篇韵正误,考订其援引之谬脱,

  • 卞郎中诗集

    七卷。明卞荣(1419-1487)撰。卞荣,字华伯,江阴(今江苏江阴县)人。明正统十年(1445)进士,官至户部郎中致仕。著有《卞郎中集》。是编系其门人无锡吴键所刻,凡七卷,作品大半皆酬赠哀挽之作,多

  • 尚书广听录

    五卷。清毛奇龄(详见《仲氏易》)撰。奇龄尝语其门人:“《尚书》事实乖错,如武王诰康叔、周公居洛邑、成王宁周公、周公留召公,皆并无此事。”奇龄有见于此,欲注《尚书》而未及,乃取旧时杂记编为此书,凡一百四

  • 濯缨亭笔记

    十卷。明戴冠(详见《礼记集说辨疑》条)撰。此书为戴冠杂记见闻之作,书末附载辨物、字义。初名《随笔类记》,后由都穆改题《濯缨亭笔记》,因戴冠自号濯缨而得。书首有嘉靖二十六年(1547)陆粲作的序,后有华

  • 汉儒传经记

    二卷。清赵继序(详见《周易图书质疑》)撰。本书前有汪滋畹序,后有自跋。其跋声称以两汉儒林传为宗,参照经典释文叙录,兼及其他书中有明征的,上溯周秦,以标明源头,下至三国,因还有汉代旧人。晋代以后,无关于

  • 金堂县志

    九卷首一卷末一卷,清谢惟杰纂修。谢惟杰,字兼之,浙江会稽(今绍兴)人,曾任金堂县知县长达十年之久。谢维杰任知县后,见志久失修,遂博稽故籍,网罗旧闻、汇集成志书一部。《金堂县志》嘉庆十六年(1811)刻

  • 群忠备遗录

    二卷。明罗汝鉴撰。汝鉴字明夫,新喻(今江西新余)人。生卒不详。该书专记明惠帝“建文之变”中殉节诸臣事迹,大致以张芹《备遗录》和郑禧《群忠事略》为基础而稍加增附,故将两书之名合而为一。所录共计84人,人

  • 三体石经时代辨误

    二卷(民国十四年排印本)。王照撰。王照字小航,号水东老人。此书成于民国十二年(1923)。当时三体石经刚从洛阳出土,学者们沿宋人之说,都称之为魏正始石经,这本是洪适《隶释》以来的定论。而王照信奉范晔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