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文端奏疏
四卷。王家屏撰。王家屏(1536-1603),明山西大同山阴人,字忠伯,号对南。隆庆戊辰(1568)进士。万历(1573-1620)初进修撰,充日讲官,再迁侍讲学士。十二年(1584),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,居内阁之末,每议事秉正持法,不亢不随。十七年,晋礼部尚书,后二年遂为首辅。性忠介,好直谏,以争立皇太子遭黜,不久即引疾罢归。有《王文端集》。王家屏辅政在万历中,奏疏多为册储之事,余皆占谢之词。此奏疏集原载入《王文端集》,亦有单行本。
四卷。王家屏撰。王家屏(1536-1603),明山西大同山阴人,字忠伯,号对南。隆庆戊辰(1568)进士。万历(1573-1620)初进修撰,充日讲官,再迁侍讲学士。十二年(1584),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,居内阁之末,每议事秉正持法,不亢不随。十七年,晋礼部尚书,后二年遂为首辅。性忠介,好直谏,以争立皇太子遭黜,不久即引疾罢归。有《王文端集》。王家屏辅政在万历中,奏疏多为册储之事,余皆占谢之词。此奏疏集原载入《王文端集》,亦有单行本。
六卷。王国维(1877-1927)撰。王国维字静安,一字伯隅,号观堂,浙江海宁人。近代著名学者。自1907年起,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,著有《宋元戏曲考》、《人间词话》等,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。
六卷。隋刘炫(约546-613)撰,清邵瑛辑。刘炫字光伯,河间景城(今河北泊头)人,隋代著名学者。少聪敏,与信都人刘焯闭户读书,十年不出。炫强记默识,罕有其比。隋开皇中,奉敕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。不久
十八卷。清侯绍瀛修,丁显纂。侯绍瀛,字东洲,清广西临桂(今桂林)人。举人,光绪十年就任睢宁知县,十五年调知沛县。好文学,善诗歌,著有《南游草》、《北游草》,曾于光绪十六年主修《沛县志》。丁显,字西圃,
十二卷。清李丕则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丕则自号龙岩山人,曲沃(今属江西省)人,顺治十二年(1655)进士,官任金溪县知县。因其自号龙岩山人,故取名《龙岩子集》,以问答口语的方式记录了自己论学的言论。开篇列
一卷。明阮琳撰。琳字廷佩,号晶山,福建莆田人。曾作过教谕之官。生卒年不详,大体在成化、弘治间(1405-1505)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把他列于嘉靖之末,大概是因为没有看到本书的原故。该书首载太极、河、洛
八卷。明张毓睿编撰。毓睿字圣初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该书将陈寿《三国志》中所记重大事件摘录下来,分门归类,加以评语。凡《晋书》中属曹魏的史事,亦摘录以补其阙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载读
十六卷,清曹抡彬纂修。曹抡彬,字炳庵,贵州黄平人,进士,曾任雅州府知府。雅州府志于康熙二十五年(1686)由知府马秉慧创修。康熙六十年(1721)知府杨文彬增辑,皆未及成书。雍正七年知府张植,踵事编纂
十二卷。清钱谦益(详见《列朝诗集小传》)撰。《国初群雄事略》是他写的一部长编,主要写元末群雄纷起、明朝建国的史事,对韩林儿、郭子兴、徐寿辉、陈友谅、明玉珍、张士诚、扩廓帖木儿、陈友定等人一一详述,但此
四卷。宋叶时撰。叶时生卒年不详,字秀发,自号竹野愚叟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淳熙十一年间(1184)进士。授奉国军节度推官,历任吏部尚书,理宗初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,后以宝文阁学士提举崇福宫。卒谥号
①二十六卷,首一卷,清连柱等修纂。连柱,满州正白旗人。乾隆四十七年(1782)任广信府知府。乾隆四十八年(1783)印成书,分为:天文志、地理志、建置志、赋役志、学校志、武备志、秩官志、名宦志、选举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