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甘水仙源录

甘水仙源录

十卷。元李道谦(详见《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》)编撰。《甘水仙源录》,又称《甘泉仙源录》。世人尊老子者言清净、崇佛陀者言寂灭、尚神仙者言养生术;汉张鲁统领道教,虽尊老子为祖师而又教人以符录祈祷之事,四者各有分别。后经分化整合,归于儒释道三家。金元之际咸阳人王弃家学道,状若狂疾,于金正隆年间(1156-1160)自称遇仙人于终南山甘河镇(今属陕西户县),饮神水病愈,又得修炼秘诀,遂自号重阳子(即王重阳);于大定年间(1161-1189)在宁海州聚徒讲学,立三教平等会,以《孝经》、《心经》、《老子》为主要经典,倡三教归一。取教名为全真教,又称全真道(一说王重阳于宁海讲学时,马钰夫妇筑庵事之,题庵名为全真,后来宗其道者皆称全真道士,因而得全真道之名)。据都卬《三余赘笔》称道家有南北二宗,其南宗自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,以授钟离权,钟离权授吕岩、辽进士刘操,刘操授张伯端,张伯端授石泰,石泰授薛道光,薛道光授白玉蟾,白玉蟾授彭耜。其北宗为吕岩授王,王授七弟子:邱处机、谭处端、刘处玄、王处一、郝大通、马钰及马钰之妻孙不二,世称全真七子。道教师承相传授受之事,世人不得见,多为碑传碑文等载记传说。李道谦撰此书,就是裒集各地名山仙宫道观有关全真道之碑铭、宫观碑文、墓志等,述全真教之源流,及人物传记。此书编成于元世祖至元戊子年(1288),刊成于次年己丑(1289)。书前有李道谦自序,后有李道谦弟子张好古后序。全书共十卷,前八卷载录王重阳以下全真教徒五十余人的传记、碑文、祭文等。后二卷载录全真教宫观碑记及七真传序赞。李道谦自撰《周尊师道行碑》、《李练师道行碑》等也被收入前八卷之中。其书取名为《甘水仙源录》,甘水是取王重阳于甘河饮神水之意,仙源是说正统仙家全真之传。此书所载传记碑文,多出于元好问、王鹗、秦志安等名流之手,所以后世学者对此书颇为推重,书中所述全真教源流,是后世学者研究全真教史的重要史料。现存明《道藏》本、《重刊道藏辑要清《四库提要》据两淮盐政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离骚经章句义疏

    一卷。清张象津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象津,字汉渡,号莪石,另号雪岚,济南人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)举人,官济南学正。卷首为张象津自序。先录朱熹小序,再疏《离骚》正文。全诗分为十九节,三大段,第一段止“

  • 太极绎义、通书绎义

    各一卷。明舒芬(详见《易问笺》)撰。舒芬阐释太极,大抵以太极图不本于易而本于河图立论。谓秋冬非肃杀之季,乃百物所胎之时;土之寄王,维夏秋之交,火烈金刚,水缓土柔,性之所以相近;火散金遒,木上水下,习之

  • 弁服释例

    八卷。清任大椿(详见《深衣释例》)撰。书首有阮元序,略言:“元居在江淮间,乡里先进,多治经之儒,若兴化顾进士文子(九苞)、高邮李进士成裕(惇)、宝应刘广文瑞临(台拱)、兴化任侍御子田(大椿)、高邮王黄

  • 虚籁集

    十四卷。明刘尧诲(约1568前后在世)撰。刘尧诲,字君纳,号凝斋,湖南临武人。生卒年不详。著有《甜雪斋集》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。历官佥都御史,巡抚福建,平巨寇,后进南京兵部尚书。是集为其六世

  • 十国春秋

    一百一十四卷。清朝吴任臣撰。吴任臣(?-1689),字志伊,清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,精通天文、乐律。康熙己未(1679年)召试博学鸿词科试,列二等,授翰林院检讨。曾参与纂修《明史》,撰《官历志》一篇。

  • 南京图书馆阅览室检查书目二编

    五卷。南京图书馆为国学图书馆的前身。初编中曾经收有杭州丁氏八千卷楼旧藏及其他诸书,但未付梓行。本目中收有武昌范月槎旧藏,分为四部及丛书五门,各占一卷,略记卷数、撰者、版本、册数。有民国初年(1911)

  • 思恩太守年谱

    一卷。清敦崇自述。敦崇字礼臣,别号铁狮道人,满洲镶黄旗人,由兵部笔帖式官至广东思恩府知府。该谱自咸丰五年(1855)述至宣统三年(1911)。谱中记本支世系、历代勋绩甚详。系年之下,兼及时事,如文宗出

  • 尚书郑注

    十卷。本书为清人孔广林辑本。孔广林字丛伯,生卒年不详,山东曲阜人,官太常博士。本书卷首有孔广林自序以及张海鹏后序。孔广林在自序中称,郑玄注“三礼”,都以每篇为一卷,故目录云,凡著“三礼”七十二篇。大概

  • 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

    二十一卷。清王国维(1877-1927)撰。王国维事迹见《南唐二主词校》辞条。此因唐五代词流传者少,遂辑录《南唐二主词》、温庭筠《金荃词》、皇甫松《檀栾子词》、韩偓《香奁词》、和凝《红叶稿》、韦庄《浣

  • 校正四书逸笺

    六卷。清程大中撰,曾钊校。钊字勉士,广东南海人。是书系应城程大中撰,四库已著录。称其援据详明,唯疵其束带诸条,尚多漏引,梦周公一语,所引又涉泛滥。是书通行本有三,一是于光华的增订杂录本,名《四书识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