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智录
二十卷。清孙承泽(详见《尚书集解》)撰。本书记录自周迄明圣贤名人言行,叙事之后附以论断。其中明人居三分之一。孙承泽出于东林党人门下,故本书所记明万历至天启间诸人传尤详。其间不免有门户之见。有清康熙刻本(现藏武汉图书馆)。
二十卷。清孙承泽(详见《尚书集解》)撰。本书记录自周迄明圣贤名人言行,叙事之后附以论断。其中明人居三分之一。孙承泽出于东林党人门下,故本书所记明万历至天启间诸人传尤详。其间不免有门户之见。有清康熙刻本(现藏武汉图书馆)。
三卷、又缀 三卷。明李日华(详见《梅墟先生别录》条)撰。李日华擅长书、画,此书亦以论书、画为主要内容,颇有可采之处。余皆为采拾古人说部文献,但均没其出处来源,无甚可采。收入《李竹嬾先生说部全书》以及《
《易纬》之一。已佚。撰者不详。马端临《经籍考》以及《宋史·艺文志》均载此书。黄震《日抄》说,此书大概是对卦气的阐发。朱彝尊《经籍考》则认为此书早已散佚,今所载于《说郛》者,都是从类似的书里凑合而成的,
①二十八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王毓芳、赵梅修、江尔维等纂。王毓芳,山东齐东人,廪贡生,清道光四年(1824)知怀宁县事。赵梅,江苏上海人,举人,原任溧水县教谕,道光五年知怀宁县事。江尔维,字季持,本邑
七卷。清李符(1639-1689)撰。李符,本名李符远,字分虎,号耕客,又号桃乡,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李绳远、李良年之弟,时称“三李”,并有诗名。早年受知于曹溶,得读其藏书,又与朱彝尊等结诗社,学问
二十卷。清孙承泽(详见《尚书集解》)撰。此书杂取前人诸经序跋中之论说,以类相从,分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、《礼记》五大类,余杭人严沆又将承泽所著《周礼举要》二卷加入,合在一起刊行。此书采摭未
一卷。宋卢祖皋撰。卢祖皋字申之,又字次夔,号蒲江,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,庆元五年(1199)进士。嘉定中为军器少监,权直学士院。祖皋为楼钥之甥,学有渊源,尝与永嘉四灵以诗相倡和。著有《蒲江
一卷。明崔铣撰。崔铣(1478-1541),字子钟,号后渠,乐安(今属江西)人。目录学家。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,授编修,为南京吏部主事,后擢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礼部右侍郎致仕。一生嗜书,著述颇丰
三卷。元朱希晦撰。希晦生卒年不详。乐清(今属浙江)人。至正末,隐居瑶州,与四明吴主一、萧台赵彦铭游咏雁山中,时称“雁山三老”。明初被荐于朝,命未至而卒。此集为其子豳所编,天台鲍原宏序。正统中,其裔孙元
二十六卷。明孟称舜(详见《酹江集》十卷残本)编。此集题孟称舜评点、潘可传订正。收元、明人杂剧二十六种,其内容多写爱情故事。风格以“婉丽”者为主,取柳永“杨柳岸,晓风残月”之句意,名为《柳枝集》。其中元
十卷。明邓庠(1447-1524)撰。邓庠,字宗周,号东溪,宜章(今湖南宜章县)人。明成化八年(1472)进士,授行人,擢御史,历两广布政使、南京右都御史,官至南京户部尚书,终苏州巡抚。著有《东溪稿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