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大全

礼记大全

三十卷。明胡广(1370-1418)撰。胡广字光大,号晃庵,江西吉水人。建文二年(1400)举进士第一,授翰林修撰,赐名靖。成祖继位,胡广迎降,复名广,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,兼左春坊大学士。两次从帝北征,卒赠礼部尚书,谥文穆。洪熙初,加赠少师。著有《胡文穆集》。《明史》卷一百四十七有传。永乐十二年(1414)十一月,成祖朱棣命行在翰林学士胡广、侍讲杨荣、金幼孜等修《五经大全》、《四书大全》,十三年九月书成,朱棣亲自作序,冠于书首,又命礼部刊行颁布天下,并赐以胡广等钞币。参与修篡者,除胡广等外,尚有翰林编修叶时中等十九人。是书为《五经大全》之一。元延祐二年(1315)定科举之制,《易》用程朱,《书》用蔡氏,《诗》用朱熹,《春秋》用胡传,《礼记》用《礼记正义》。明修《五经大全》时一改前制,《周易》取二董、二胡之书,《诗经》用刘瑾书,《书经》用二陈书,《春秋》用汪克宽书,《礼记》则以元代陈澔《礼记集说》为主。《礼记集说》又名《云庄礼记集说》,主以朱熹之说,空言说礼,略度数而推义理,考证失之精当,所引资料多有舛误,然其书因浅近简约而为胡广等据为蓝本,并采以诸家之说共四十二家,成《礼记大全》三十卷。自此定为科举试用,又列于学官,大行于当世。陈氏《集说》学者多有非议,而《大全》又沿其旧说,因而被罪之以“剽窃”,“无根抵”。后学者如朱彝尊、顾炎武等对此书亦颇多微词。有明殿刊本、明刊《五经大全》本、高丽刊《五经四书大全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韵通

    八卷。清柴绍炳撰。绍炳(1616-1670)字虎臣,晚年号省轩,浙江仁和(今浙江余杭县)人。明亡,归隐南屏,行医自给。学识渊博,尤精韵学。尚著《切韵复古编》、《通考辑略》、《省轩考古类编》、《经史通考

  • 经筵讲义

    一卷。程元凤(?——约1268)撰。程元凤字申甫,一字瑞甫,徽州歙县(今属安徽)人,宋经学家。据《宋史·程元凤传》:“绍定元年进士,调江陵府教授。”淳祐元年,迁太学博士、宗学博士,理宗赞他“有古遗直风

  • 禅寄笔谈

    十卷、续谈 五卷。明陈师(详见《览古评语》条)撰。此书是陈师自永昌罢归,寓居僧舍时所作,因此以“禅寄”为名。此书成于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,《笔谈》十卷,分三十二类,并附以杂著数篇。《续谈》五卷

  • 清风闸

    四卷三十二回。清浦琳撰。浦琳字天玉,扬州人,清代中叶著名说书家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《清风闸》为长篇话本小说,套用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十三卷《三现身包龙图断冤》的情节框架,叙述宋代孙大理、孙文理及孙文理

  • 乐纬动声仪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清马国翰辑。此《乐纬动声仪》一卷凡二十九条,系谈乐声发动等内容。声有缓急之不同,分为五种即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又各以人事当之。以人事不同而推出乐声不同的原理,故宫为君,其声宏以舒;商为臣

  • 滤月轩诗集

    二卷。《诗续集》二卷。《文集》一卷。《文续集》一卷。《诗余》一卷。清赵棻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赵棻,字仪姞,号子逸,又号次鸿,自称善约老人。江苏上海人,乌程汪延泽之继妻。清代诗人。此书分三次刊刻而成,第一

  • 海樵先生集

    二十卷。明陈鹤(?-1560)撰。陈鹤,字鸣野,一作鸣轩,号海樵生,山阴(今浙江绍兴市)人,嘉靖四年(1525)举人,官至百户。陈鹤少年时,已知好古,买奇帙名贴,穷书夜诵览。袭荫绍兴卫百户,非其素志,

  • 春秋集注

    四十卷。高闶(?-1153)撰。高闶字抑崇,鄞(今浙江宁波)人,宋代著名经学家。高闶八岁即通经史大义,宋高宗绍兴初赐进士第,累官至国子监司业。时兴太学,闶奏宜先经术,高宗然之。南宋初学制多为其所创建,

  • 咨言

    一卷。明唐枢(详见《宋学商求》条)撰。一名《六咨言集》、《六咨言》。唐枢曾聚众讲学,所至即为咨言,书名由此而得。共分五部分,一作于金波园,一作于木钟台,一作于飞英寺,一作于天心书院。主要内容为衍述良知

  • 老子章义

    二卷。清姚鼐(详见《九经说》)撰。《老子》一书,传世已久,难断真伪,诸家著注本虽多,但却各执一端。姚鼐认为河上公注释的《老子》所分章数,甚是不妥。因而根据自己主观所想而作《老子章义》。此书篇章字数不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