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易读

礼记易读

二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是《礼记》的简编本,为举业而制定。书首有序(曰志远堂主人题)。序云:“《礼记》四十九篇,除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,其四十七篇,统计实九万三千七百五十七字。诸家多有撰本。然或失则太繁,或失则太简。且便于读者,不详于解,详于解者,又不便于读,难得善本。故初学通习五经至《礼记》则束手。兹斟酌繁简之间,共选四万五千九百一十五字,视全文尚未及半,而经之菁华,已卒于是。加以字音旁注节旨,注未足者,于顶上补之,名曰《易读》,诚初学之珍本。读者先熟此,复通诸全经,亦盈科后进之之一道云云。”作者于序中言明创作意图。《礼记》自明以来,士子趋重举业,于《丧礼》、《丧服》诸篇文字均束之高阁,《曲礼》中诸篇文字,间或涉及“丧礼、丧服”,亦多作删削。是书对《檀弓》、《三年问》中涉及“丧礼”文字未曾全删,而《曾子问》、《丧服小记》、《杂记》、《三年问》等篇则所录太少。《奔丧》、《问丧》、《服问》等篇,则无一字。亦如明代以来以举业为目的撰述《礼记》者之风格。是书为清中叶以后一时流行之本,有专诵此者,有就全书照此钩工而读者。诸经文字中,以《左氏春秋》及《礼记》最繁琐难读,唐人谓之大经,清代亦有撰《左传》易读本,与《礼记易读》遥相呼应。考《礼记易读》全书,撰书人有一定学识水平。如书首序后,首列唐《礼记正文》孔颖达之说,次列《隋书经籍志》所载,及宋程子朱子之言。皆能粗略探源溯流,采撷精华,自非无知无识之人所能做到。每篇首释篇名,多据陈澔《集说》,又如《王制》为汉文令博士作,《月令》是吕不韦集之类,皆采汉儒旧说。其他解释,则多从陈澔《集说》。此书以义理为宗,考据亦有一定份量,但不是作者着意追求的。作者不著己之名姓,是顾虑因删经而被指责。实则此注经之法肇始于明代,清人不过沿袭而已。举业盛行时,此书风行一时,流传甚广,足见书之简约精审,易读实用,颇得众人喜爱,有一定价值。此书有光绪间刊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参同契

    三卷。传说东汉魏伯阳(生卒年不详)撰。魏伯阳,一说名翱,字伯阳,号云牙子,会稽上虞(今浙江绍兴市东)人。据晋葛洪《神仙传》记载,魏伯阳本为高门贵家子弟,性好道术,不肯仕宦,闲居养性,时人不知。后与三个

  • 道德经古本

    二卷。唐傅奕(555-639)校定。傅奕,隋唐之际相州邺(今河南临章)人,通晓天文历数,入唐后为太史令,好老氏之学,反对佛教。据《旧唐书·傅奕传》记载,傅奕曾多次上疏言佛教之害,并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

  • 阳峰家藏集

    三十五卷。明张璧(?-1545)撰。张璧,字崇象,湖北石首人。正德六年(1511)进士。官至礼部尚书,东阁大学士。谥文简。著有《阳峰家藏集》等。是集为张璧居内阁时所自编。凡三十五卷,首列经筵讲章及议典

  • 心白日斋集

    六卷。清尹耕云(?-1877)撰。尹耕云,字杏农,湖南桃源人。道光进士,咸丰间官布政使衔道台。其人官礼部曹郎时读书甚勤,举凡经史无所不窥,转御史时,弹劾王公大臣无所规避,直声动朝野。是集卷一至二为奏议

  • 游连云山记

    一卷。清李元度撰。连云山位县东南,古称纯山,朝辉夕霞,四时异状,每久晴山巅出云必有雨,其峻极可知。李元度家面山而居,同治九年(1870)重阳,约毛萼屏同游。先历雪峰之单椒秀泽,刘镜蓉草堂在其麓,与李元

  • 孝经雌雄图

    一卷。清马国翰(1794-1857)编辑。马国翰字词溪,号竹吾,山东历城(今济南市)人。官至陕州知府。辑有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。《孝经雌雄图》一卷《隋志》有记载,书已亡佚。庞元英《文昌杂录》载:周显德六

  • 云间集

    一卷。清徐一斋撰。徐氏名贯无考。此书是以七巧四图,集五、七言绝句诗一首,拈取每句一字绾合一图,每诗一首用图四。所集诗并不甚佳。拈字绾图也未能尽当。全书凡七言绝句三十五首,五言绝句五首,五七言两句者各二

  • 三礼义宗

    四卷。南朝梁崔灵恩(生卒年不详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崔灵恩,清河东武城(山东朝城县西四十里)人,少笃学,遍习五经,尤精三礼三传。仕魏为太常博士,天监十三年(514)归梁,累迁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,出为长沙内

  • 孟子附记

    二卷。清翁方纲(详见《论语附记》)撰。《孟子附记》为方纲所撰诸经附记之一,大旨尊朱熹处多,订朱熹处少;征引他说多,独出心裁者少;所作论断,多在语脉文势之间,很少涉及义理考据。“附记”除订正朱子说偶有自

  • 蒙古译语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其自序说:“言语不通,非译者无以达其志。今详定译语一卷,好事者熟之,则问答之间,随叩随应,而无鲠喉之患。”可见此书是为学习蒙古语会话而编。其书分类编辑十分简略,对音尤是似是而非,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