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精义

礼记精义

六卷。清黄淦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淦,浙江钱塘(今钱塘县)人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)举人。一生致力于学问,尤通经学,著《周易精义》四卷首一卷,《书经精义》四卷首一卷末一卷,《诗经精义》四卷首一卷末一卷,《周礼精义》六卷首一卷,《仪礼精义》不分卷补编一卷,《礼记精义》六卷首一卷末一卷,《春秋精义》四卷首一卷。共辑成《七经精义》一书。《礼记附记》一书卷首有黄淦自序,言“余读小戴记,自封建学校井田,以及周旋裼袭,巨细毕该。特遭秦火后,汉儒网罗放失,各据见闻,间有附会。自郑康成、皇侃、熊安生、孔颖达、陈祥道、陈澔诸儒,以经证经,授引辨驳,博雅渊通,率多合乎准绳。兼有裨于举业。予采择其精言外,更旁及诸书,汇成此编,以质当世之说礼者云云。”(末题嘉庆八年(1803)仲秋望日武林黄淦纬文民自序)黄淦于序中言明创作动因及宗旨。《礼记精义》六卷,卷一为《曲礼》、《檀弓》。卷二为《王制》。卷三为《月令》、《曾子问》、《文王世子》、《礼运》、《礼器》。卷四为《郊特牲》、《内则》、《玉藻》、《明堂位》、《丧服小记》。卷五为《大传》、《少仪》、《学记》、《乐记》、《杂记》、《丧大记》、《祭法》。卷六为《祭仪》、《祭统》、《经解》、《哀公问》、《仲尼燕居》、《孔子闲居》、《坛记》、《表记》、《缁衣》、《深衣》、《投壶》、《儒行》、《冠仪》、《昏仪》、《乡饮酒义》、《射义》、《燕义》、《聘义》、《丧服四制》。黄淦乃为举业而作是书,故篇中缺《奔丧》、《问丧》、《服问》、《间传》、《三年问》诸篇。其体例与诸篇编本不同,卷首有总论,正文不录经文,只录汉以后诸儒注疏。黄氏作此书时,清儒为《礼记》作注的注释本,多未刊行,故清代只录江慎修,任启运说解。是书创作,意在网罗旧注,采辑佐证,冀于经义,有所阐发,以利攻举业之用。故于形声训诂,亦少考求,各物象数,多从其略,侧重于阐明义理,赞助词华,尚无宋人疑经抵经之弊。如《缁衣》篇,黄氏有释语曰:“君当正己以率民,爱民以全己,君以民存,亦以民亡。”是说微言大义,真知灼见。文亦有忽略不足处,如凡例言缺《丧大记》,书中于《杂记》后仍录之。笺注注重采用各儒经义,注解精审。但自《祭义》而后诸篇,所录殊嫌过少,似不足以阐明经义。本书有清嘉庆十三年(1808)《七经精义》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沧溟集

    三十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李攀龙(1514-1570)撰。李攀龙,字于鳞(一作子鳞),号沧溟,历城(今属山东省济南市)人。攀龙少孤家贫。稍长嗜诗歌,日读古书,里人共目为狂生。嘉靖二十三年(1544年)进

  • 庚辰春偶吟

    一卷。明钱肃乐(生卒年不详)著。钱肃乐,字希声,号虞孙,鄞(今属浙江宁波市)人。崇祯十年(1637)进士及第知太仓州,进授刑部员外郎,未赴任。南明初建时,钱肃乐起兵抗清,历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、东阁大学

  • 河洛图说

    四卷。清李锡书撰。锡书字见庵,山西静乐县人,乾隆进士,官至蓬州知州。著述凡十余种,总名为《锦官录》。《河洛图说》为其中之一。此书凡四卷,卷一论河洛,推本朱子之说,以十为河图,九为洛书。又从曲沃崔致远说

  • 长汀县志

    二十六卷,清陈朝义纂修。陈朝义,乾隆年间任长汀县知县。康熙五十七年(1718)邑令张文伟曾纂修邑志一部。陈朝义任县令后,以康熙张志为底本,参以省志郡志,又广加搜采,辑成此书。乾隆四十七年(1782)刻

  • 宋文鉴

    原名《皇朝文鉴》。一百五十卷。宋吕祖谦(1137-1181)编。吕祖谦字伯恭,学者称东莱先生,婺州(州治今浙江金华)人。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。和朱熹、张栻齐名,时称“东南三贤”。为学主“明理躬行”

  • 稽古录

    二十卷。北宋司马光(详见《资治通鉴》)撰。光撰《通鉴》及考异、目录,卷帙繁重。遂又著与《通鉴》相同年代的《历年图》,著《百官公卿表大事记》以相衔接。又纂述周威烈王二十二年(前404)上溯至伏羲之事,三

  • 李克书

    一卷。周李克(生卒年不详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“李”或作“里”,古字通用。李克为魏文侯之相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载儒家《李克》七篇。佚已久矣。然《文选·魏都赋注》,明引《李克书》三语,最可珍贵;马国翰又从他书

  • 新序

    十卷。汉刘向(前77-前6)撰。刘向字子政,原名更生,高祖弟楚元王(刘交)四世孙。刘向年轻时通经自用,长于属文,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。因反对宦官弘恭、万里,被捕下狱。成帝时,更名向。任光禄大夫,校阅经传

  • 禹贡方域考

    一卷。清汤奕瑞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奕瑞号玉峰,南丰(今属江西省)人。清代学者。雍正间官福建盐场大使。《禹贡方域考》于《禹贡》经文之后,缀以疏语,专释其方域界址。后附《江河入海记》、《河源记》诸篇。其书前

  • 栗斋文集

    十一卷。明金瑶(约1544年前后在世)撰。金瑶,字德温,号栗斋,安徽休宁人。生卒不详。嘉靖十年(1531)贡生,授会稽县丞等。著有《六爻原意》。此集为其外孙江从龙所梓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是文:颇有轶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