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穀梁大义述补阙

穀梁大义述补阙

不分卷。民国张慰祖(1874-1922)撰。张慰祖字伯愉,号研贻,江苏吴江人。从著名学者胡玉缙学。入存石学堂,习《穀梁传》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取优贡第三,朝考第二,授以教职。河道总督任道熔请他到河南,委托办理河防,不久保任知府,加运使衔。后又往日本学习法政,归国后任河南地方厅高等厅推事,辛亥革命后回到江苏。张慰祖认为《春秋》三传中,只有《穀梁传》得其微言大义,而汉以来经学家如刘向、尹更始等各家学说大多亡佚,使《穀梁传》成为绝学。道光中柳兴恩著《穀梁大义述》,对《穀梁传》的大义有所探求,但遗憾的是书未完成。于是对柳氏之书进行补阙,撰成《春秋大义述补阙》若干,广泛征引古籍,进行折衷。体例用柳兴恩之旧,逐条进行标举,而把补阙附在后面,以“补曰”二字区别。该书拾遗补阙虽不尽符合《穀梁传》原书的旨趣,但大体上符合经师的家法,对学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该书有民国二十三年(1934)陶风楼石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

    三十八卷。王掞、张廷玉等奉敕撰。康熙三十八年(1699),礼部尚书王掞、礼部右侍郎张廷玉等奉敕撰《春秋传说汇纂》,至康熙六十年始成。康熙《御序》云:“朕于《春秋》独服膺朱子之论。朱子曰:‘《春秋》明道

  • 竹书纪年辨证

    四卷。清韩怡撰。韩怡,丹徒(今属江苏)人。官至国子监学正。该书将张宗泰《校补》概为删削,附注等则仍如其旧。然张氏本东周以后,皆以晋魏纪年,自晋殇叔元年至魏惠襄王,皆用大书而不旁列。怡书则言夏商周王事,

  • 仁斋直指

    二十六卷。宋杨士瀛《生卒年不详)撰,明朱崇正(生卒年不详)附遗。杨士瀛,字登父,号仁斋,三山怀安(今福建省福州市)人,继承世医家传,博览群书,采诸家之长,参自己之见,撰成医书多种,传世著作主要有《伤寒

  • 三苏文范

    十八卷。旧本题明杨慎(1487-1559)编。杨慎字用修,号升庵。四川新都人。正德六年(1511)进士,授翰林修撰,曾充经筵讲官,又召为翰林学士。然此书所收皆近于科举之文,不似杨慎所作。此书有《四库全

  • 字义镜新

    一卷。清王廷鼎撰。王氏生平著述,参见《说文佚字辑说》。是书旨在探求文字的古义,以许氏《说文》为据,或发掘其未竟者,或揭示其未及者。纵观全书,得失相参,有些说法纯属臆测,于古无征。是书有光绪十五年(18

  • 周易侯氏注

    三卷。辑佚书,唐侯果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侯果生平事迹不详,《唐书》儒学传褚无量传内有“国子博士侯行果”。马国翰认为行果乃其字,果为其名。《唐书·艺文志》不载此书。马氏据李鼎祚《周

  • 壶关县志

    ①四卷。清章径纂修。章径字埋斋,浙江富阳县人,出身贡监,康熙十七年(1678)任飏关县知县。按飏关旧无邑志,明弘治二年(1507)马暾修《潞州志》,飏关为属县,简略附载,为州志体。至嘉靖四十年(156

  • 灵鹣阁丛书

    五十七种,九十三卷。清江标(1860-1899)编。江标字建霞,号萱圃,元和(今江苏苏州)人。光绪年间进士,官湖南学政。江标在湖南督学期间,提倡新法,戊戌政变后被革职,几年后去世。《灵鹣阁丛书》是江标

  • 诗史

    ①十五卷,明顾正谊撰。正谊字仲方,号亭林,松江华亭(今属上海市松江县)人。顾正谊曾出仕为中书舍人,擅长山水画,且颇得元人精意,称为“华亭派”。著有《亭林集》、《顾氏丛书》。至于《诗史》一书,《四库全书

  • 诗经申义

    十卷。清吴士模撰。士模字晋望,武进(今江苏武进县)人。此书略于训诂考订而详于诗义引申,以《诗序》为宗,而于后世学者之说,则多取清李光地《诗所》。卷首有李兆洛序,称士模少壮嗜学,至老弥笃,沉潜于程朱,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