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纪效新书

纪效新书

十八卷。明戚继光(1528-1587)撰。戚继光,字元敬,号南塘,晚号孟诸。世袭登州(今山东蓬莱)卫指挥佥事。父景通,历官指挥使,署大宁(今河北保定)都司,有操行。继光幼倜傥负奇气。家贫,好读书,通经史大义。嘉靖中继承父职,擢署都指挥佥事,备倭山东。嘉靖三十四年(1555),继光年二十八,改佥浙江都司。旋因总督胡宗宪荐,任宁绍台参将。时朝廷武备废弛,倭患愈演愈烈。戚继光于嘉靖三十八年十月,至浙江义乌募兵,义乌素称民风强悍,教以击刺法,长短兵迭用,由是继光一军特精,号为“戚家军”。在浙江九战九捷,荡平浙江倭寇,此后会同另一抗倭名将俞大猷,剿灭福建、广东倭寇。隆庆二年(1568),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、昌平、辽宁、保定四镇练兵,职权与总督同。戚继光在蓟练士卒,备边事,数十年间蓟门宴然。《明史》本传称“继光更历南北,并声著。在南方战功特盛,北则专主守。所著《纪效新书》、《练兵纪实》,谈兵者遵用焉。”是书乃戚继光于嘉靖三十九年(1560)前后任浙江总兵时所著。“夫曰‘纪效’,明非空言;曰‘新书’,所以明其法,而不泥于法,合时措之宜也。”首为二篇《公移》,一曰《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》,一曰《新任台金严请任事公移》。一篇《或问》。“盖为当时文臣发也”(《四库提要》)。明代官场积习,己在事中,则攘功避祸,以身之利害为可否,以心之爱憎为是非。己在事外,则嫉忌成功,恶人胜己。故继光为之反复辨论,其意在此。正文十八篇,依次为《束伍篇第一》,自注云:“治众如治寡,分数是也。分数者,治兵之纲也。束伍者,分数之目也。故以束伍为第一,由此而十万一法,百阵一化,咸基于此。”以今言述之,谓选好兵,配备好各种武器,编好队伍,是进行训练的基础。《操令篇第二》,述束伍既明,即当练习号令,熟悉号令,步调一致,此为取胜之本。《阵令篇第三》,述训练士卒熟悉和执行作战条令。《谕兵篇第四》,谕令士卒熟悉禁令。《教官兵法令禁约篇第五》,述官兵应知之内务条令。《比较武艺赏罚篇第六》,言比较武艺,务学实敌本事,不许学“花枪等法,徒支虚架,以图人前美观。”《行营野营军令禁约篇第七》,述训练士卒熟悉有关行军、野营的条令。《操练营阵旗鼓篇第八》,言实战训练。案本篇为全书最重要的一卷。戚继光在抗倭作战时使用的各种阵法和战法,咸集于此卷。《出征起程在途行营编第九》,述训练士伍在敌前运动时应遵守的诸种条令。《长兵短用说篇第十》,述长枪等兵械必短用及诸般用法。《藤牌总说篇第十一》,述藤牌的诸般用法。《短兵长用说第十二》、《射法篇第十三》、《拳经捷要篇第十四》,诸篇具体述弓弩、拳术的训练。《布城诸器图说篇第十五》,言营地戒备和诸种火器,如鸟铳、子母炮、佛狼机、火箭等的使用法。《旌旗金鼓图说篇第十六》,作者有鉴于“东南人不知兵,旗无法制,率如儿戏。或轻难视远,或重难执驰,方色混乱,不可辨认。面临阵分合,更与旗无干。”故详言旌旗、金鼓作战的原则,以救其弊。《守哨篇第十七》,言岗哨、侦察与报警训练。《治水兵篇第十八》,言训练水兵在海上与倭寇作战。是书意在宣谕军众,故语言极其通俗,“率如口语,不复润饰。”书中图文并茂,便于学习。此书“可谓深明形势,不为韬略之陈言”(《四库提要》)。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高的价值,对后世影响很大,并远传日、韩等国。此书现存最早刊本有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)书林江殿卿明雅堂刻本,藏北京大学、上海图书馆、福建省图书馆等。故宫博物院藏同年徐梦麟刻本。另有明万历十六年(1588)、二十年(1592),崇祯十七年(1644)年的14卷刻本,北京图书馆等有藏。新刊本有马明达点校本《纪效新书》(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2月版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济生拔粹

    见《济生拔粹方》。

  • 小学余论

    二卷。清周春(1729-1815)撰。周春字松霭,晚号黍谷居士,海宁(今属浙江)人。乾隆进士,官岑溪知县。著作尚有《十三经音略》、《代北姓谱》、《辽金元姓谱》、《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》等。此书上卷论字学

  • 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

    二十卷。荷兰人希勒格(G.Schlegel)撰。此书共分为二十卷。每卷一个国家,这二十国是:扶桑国、文身国、女国、小人国、大汉国、大人国、君子国、白民国、青丘国、黑齿国、女股国、劳民国泥离国、皆明国、

  • 懿言日录

    一卷、《二录》一卷、《续录》一卷、《别录》一卷,附礼闱分校一卷、七规一卷。清王哲生(生卒年不详)撰。哲生字素岩,昆山(今属江苏省)人。康熙二十一年(1682)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此书按年编辑成帙,日录

  • 张伎陵集

    七卷。明张凤翔(1472-1501)撰。张凤翔,字光世,号伎陵(一作伎陵子),洵阳(今陕西旬阳县)人。明弘治十二年(1498)进士,官户部主事。著名《张伎陵集》。是编系凤翔诗文集。凡七卷。前六卷为诗,

  • 汉滨集

    十六卷。宋王之望(?-1170)撰。王之望,字瞻叔,襄阳谷城(今湖北襄阳)人。绍兴八年(1138)进士。教授处州,入为太学录,迁博士。孝宗即位,除户部侍郎,充川陕宣谕使,提升为参知政事,劳师江淮。乾道

  • 偶存草堂集

    六卷。清林之茜(约1766年前后在世)撰。林之茜字素园,山东人,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。林之茜寓居孝感,工诗,著有《偶存草堂集》。是集凡六卷。前有杨梦琬序。其诗取法在中唐、南宋之间,虽较清丽,然摹拟之痕颇

  • 考订朱子世家

    一卷。清江永(详见《周礼疑义举要》)撰。本书考订朱熹家世。取朱熹年谱旧本重新删订,各附考证,则以婺源子孙承袭博士支派结束。后附天宁寺会讲辩一篇,专论《学会录》所载庆元二年(1196)朱熹赴新安天宁寺会

  • 冬余经说

    十二卷。清邵向荣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向荣字东葵,余姚(今属浙江省)人。康熙五十一年进士,官镇海县教谕。此书杂释诸经,包括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。主要是引

  • 竹懒画媵

    一卷。明李日华(生平见《梅墟先生别录》)撰。此书是李日华收辑自己题画诗之作。题中称“媵”者,是作画题以诗文,如送女而媵以娣侄之意。书中所载题画诗多为七律,如“霜落蒹葭水国寒,浪花云影上渔竿。画成未拟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