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考工记考辨

考工记考辨

八卷。清王宗涑撰。宗涑字倬甫,嘉定(今上海嘉定县)人。博览群籍,深通小学,著有《声系图说》、《周五礼考辨》、《说文笺疏》等书。王氏自跋称:“乘车之图,多刻于碑石,初未有说。其图而兼说者,惟宋聂氏(崇义)《三礼图》,然皆略具形状,未有将辐、毂、轮、舆、辀、衡、轴、轐,一一分而图之说之者。有之自近儒东原戴氏之《考工记图说》始,厥后易畴程君、伯元阮相国继有撰述,并祖(戴)吉士,精益求精,而不必尽同。及考之于记,得失互见。因玩轮、舆、辀、车四职之文,兼综郑、戴、程、阮之说,佐以经典,别成《考辨》八卷。”卷一自“有虞氏上陶”至“人长八尺、登下以为节”;卷二自“轮人为轮,斩三材必以其时”至“谓之毂之善”;卷三自“三分其毂长、二在外,一在内,以置其辐”至“谓之国工”;卷四自“轮人为盖”,至“良盖弗冒、弗纮,殷亩而驰不队,谓之国工”;卷五自“舆人为车”至“饰车欲侈”;卷六自“辀人为辀”至“五分其轸围,去一以为踵围”;卷七自“凡揉辀,欲其孙而无弧深”至“弧旌枉矢以象弧也”;卷八自“车人为车”至“彻广六尺,鬲长六尺。”此书体例,先列经文,下列郑注贾疏及江氏、戴氏、程氏、阮氏、吕氏诸家考辨之文,而注疏在前,余说在后;王氏所为考证在前,辨说在后;考则证本义,辨则驳旧说。是书之书稍后,所考辨者多有根据,孙诒让《周礼正义》征引颇多。惜钱坫之《车制考》,是书未及,盖搜罗未能赅备。有《皇清经解续编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筑围说

    一卷。明陈瑚撰。陈瑚(1614-1675),字言夏,号确庵,江苏太仓人。明崇祯举人,明亡,避居昆山蔚村讲学。著有《楼东杂著》、《棣香斋丛书》本。陈瑚深信古人说,谓善治水者,必先治田。善治田者,必先治岸

  •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

    ① 五卷。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》具体成书过程,是由智奉陈后主陈叔宝至德元年(583)诏令,于太极殿“开仁王般若经题”,讲说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》。至

  • 学庸正说

    三卷。明赵南星撰。南星字梦白,号侪鹤,高邑(今属河北)人,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二年(1574)进士,官至吏部尚书。谥忠毅。此书分《大学》一卷、《中庸》二卷。每节衍为口义,逐句阐发,而又以不尽之意附载于后。

  • 灵山县志

    十二卷,清黄元基修,吴苏海纂。黄元基,广西临桂人,举人,乾隆二十四年(1759)任灵山县知县。吴苏海,时任教谕。灵县自明代以来叠遭兵燹,卷帙散失,文献无徵。康熙十一年(1672)县令林长存,博采耆旧,

  • 诗说考略

    十三卷。清成僎撰。僎字左泉,江苏崇明(今上海市崇明县)人。此书以为孔子不曾删诗,分辨顾炎武“诗有入乐与不入乐之分”,宋程大昌《诗论》之失及王柏《诗疑》之错乱,皆有可取之处。论及朱熹《诗集传》时认为:学

  • 高斋漫录

    一卷。宋曾慥(详见《类说》)撰。此书内容丰富,广闻博见,上自朝廷典章制度,下至士大夫言行事迹,以及文评、诗话、诙谐、嘲笑之属,随所见闻,皆载录记述。虽征引丛杂,不无琐屑,但可资参考者居多。其中某些史实

  • 诸病源候总论

    见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》。

  • 星命总括

    三卷。辽耶律纯撰。耶律纯其人不详,亦不知是否实有其人。古代术数家认为人的命运常同星宿的位置及运行有关,故将人的出生年月日时配以天干地支成八字,按天星运数,附会人事,推算人的命运,称为星命。本书即为专讲

  • 山西志辑要

    十卷。附清凉山志二卷。清雅德修,汪本直纂。雅德,满洲正红旗人,乾隆四十四年(1779)任山西巡抚。汪本直,江苏人,进士,知介休县,后迁忻州知州、绛州州判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)清廷计划再修《一统志》

  • 六书辨

    一卷。近代徐绍桢(生卒年未详)撰。绍桢字固卿,广东番禺人。清末举人。官江宁候补道。是书系解释六书之作,仅就许氏《说文叙》的说解,括其大旨,依六书次第加以论说。并未博引古今各家之说,列其同异,辨其是非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