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序辨说
一卷。宋朱熹(详见《周易本义》条)撰。关于《毛诗序》的研究是《诗经》学的重要课题之一,围绕着它而进行的激烈论争贯穿于全部《诗经》研究史。朱熹是南宋时代疑序派的主要代表,他鉴于时人对《小序》的盲目信从,无敢拟议,“至于有所不通,则必为之委曲迁就,穿凿而附会之”(《诗序辨说自序》),为了纠正《诗序》之错误,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之后,撰成此书。朱熹的贡献在于,一,认为《诗序》为汉儒所作,整篇《诗序》没有正确反映甚至极端违反《诗经》真意,从而破除了对《小序》的迷信;二,对大小序作了明确的界定,形成一家之言(书中认为:从“关雎,后妃之德也”至“教以化之”,“然则《关雎》,《麟趾》之化”至“是《关雎》之义也”以及以下各篇之序为《小序》。从“诗者,志之所之也”至“诗之至也”为大序);三,对《小序》逐条清理与辨说,结合诗篇的实际,分其良莠,这种具体而深入的工作,前人还没有作过;四,书中体现了求实和分析的原则,在分析其错误时,还分析其造成错误的原因,如在评论《召南·摽有梅》时,指出“其所以然者,特以耻其有所不知而唯恐人之不见信而已”。该书对明人郝敬《毛诗序说》,清人吕调阳《诗序议》等有直接影响。不足之处在于囿于温柔敦厚之诗教和维护所谓“君臣上下之义”,对一些篇章的诗旨的阐释也很牵强,甚至自相矛盾,如该书认为《周颂·丰年》的小序是错误的,而在《诗集传》中却用“小序”之说。现存版本,有《津逮秘书》本、《学津讨源》本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