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诗推度灾

诗推度灾

① 一卷。明孙珏辑。谓或齐诗授受之遗。所辑共计十二条,没有注明出处。现据考证,首条“阳本为雄”等二十五字,引见《太平御览》,“雄雌俱行”等二十四字,引见《广雅·释天音义》,“惟上天下地”等八字,引见《太平御览》,而《说郛》则引作“璇玑铃”,不知谁对谁错;“月三日成魄”条,引见《事类赋·天部》;“关雎有原”条,引见《太平御览》;“邶国为结蝓之宿营室之精也”条,“邶结蝓之宿”,见李淳风《己巳占》,“营室之精也”,应当是注,此处属于误引;“庚者更也”条,见《魏志·文帝纪》;“上出号令”条,前三十三字,引见《初学记》,“诗曰”以下文字,似乎不是纬文;“百川沸腾”条,引见《诗正义》;“挠弱不立”条,引见《太平御览》。其余各条无可考。该辑本有《古微书》本行世。②一卷。清黄奭辑。所辑共计四十二条。赵在翰、马国翰两辑本所辑录的条文,该本均收入,其中赵在翰辑本赵氏按语4条,该本收入时都隐去了赵氏之名。引“开元占经”条文,比马国翰辑本要详细一些。例如,“有继周而王者”条、“外规有云”条、“百姓空虚”条、“上出号令”条等,都增加了根据清河郡本辑录的内容,其中又有许多其他辑本所没有的文字。该辑本有汉学堂刊本行世。③一卷。清赵在翰辑。所辑共计二十条,均注明出处。“上清下浊”等八字,引见《太平御览》,而赵氏只引了《古微书》;又“外规有云”条,亦引《古微书》。另外,“庚者更也”条,赵氏认为是“孔门弟子尊师之记”;“阳生酉仲”条,赵氏认为“阴阳以形气言”;“关雎有原”条,赵氏认为“与诗叙忧在进贤义合,八当作九,注义亦本叙说;“邶结蝓之宿”条,赵氏认为“结”应当是“蛣”等等,赵氏的见解都是正确的。该辑本有七纬本行世。④一卷。清马国翰辑。所辑共计四十三条,均注明出处。只有“雄雌俱行”等二十四字,没有注明出处,现据考证,此条引见《广雅·释天音义》。另外,“作邑于丰”条、“契母有娥”条,也没有注明出处,大概转引自《古微书》。其中“日蚀君伤”以下十二条条文,引“开元占经”,都是其他辑本所没有的内容。该辑本有玉函山房刊本行世。⑤一卷。清乔松年辑。所辑共计十六条。该辑本有些引证似不妥当,例如“邶国为结蝓之者,营室之精也”条,乔氏引杨升庵《丹铅录》,似乎就没有必要。“邶结蝓之宿”见李淳风《乙巳占》,其中注有“营室星”三字,“营室之精也”五字与“营室星”三字,文字上虽则略有不同,但意义上是相同的。所以,这几个字应该是注语,而不是纬文。该辑本有纬捃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孙子兵法

    见《孙子》。

  • 方言类聚

    四卷。明陈与郊撰。陈与郊(1544-1611)字广野,号禺阳,又号玉阳仙史、高漫卿、任诞轩、隅园,海宁(今浙江海宁县)人。万历二年(1574年)进士,官至太常寺少卿。工诗,好戏曲创作,有《昭君出塞》等

  • 待清遗稿

    二卷。宋潘音(1270-1355)撰。潘音字声甫,浙江天台人。自咸淳之末,遭逢世乱,即隐居不仕,题所居曰“待清轩”。入元以后,仍隐遁以终。其集旧无传本。明嘉靖间,其后人从败簏中得遗稿,属徐云卿校定而序

  • 江都县志

    ①十六卷。清李苏纂修。李苏,字环溪,湖北荆门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,五十三年知江都县事。《江都志》始修于明嘉靖四十一年,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。此则清代第一志,成于邑令李苏一人之手。扬州知府冯肃

  • 心远堂诗集

    十二卷。清李霨(1625-1684)撰。李霨,字景霭,号坦园,据梧居士。直隶高阳(今属河北)人。顺治三年(1646)进士。官至秘书院大学士、保和殿大学士。卒后谥文勤。李霨政务之暇,喜交文人名士,彼此吟

  • 买花钱

    一卷。清徐石麒(约1644年前后在世)撰。徐石麒字又陵,号垣庵,江都(今属江苏)人。徐石麒精研名理,擅度词曲,工于诗文,巧于绘画,天资聪颖,沉静寡言。明朝末年正遇战乱,不参与科举应试,居家著书,有诗词

  • 篆诀辨释

    一卷。明无名氏撰。前有崇祯戊辰(1628年)许令典题识。令典字稚则,号两垞外臣新编大致以七言韵语释篆隶之异同,辨点画之舛谬,并加以详明的笺注。有虞山鲍氏刻本,《玲珑山馆丛书》本。

  • 读书小记

    三十一卷。清代范尔梅撰。范尔梅字梅臣,号雪庵,洪洞(今山西南部)人。此书是作者读书考证方面的札记,是用来讲学的。其中有《大学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中庸》的札记六卷,《周易》札记及“易论”、“易卦考

  • 上帝板板,下民卒瘅。出话不然,为犹不远。靡圣管管。不实于亶。犹之未远,是用大谏。天之方难,无然宪宪。天之言蹶,无然泄泄。辞之辑矣,民之洽矣。辞之怿矣,忆之莫矣。我虽异事,及尔同僚。我即尔谋,听我嚣嚣。

  • 注疏琐语

    四卷。清沈淑(详见《陆氏经典异文辑》)撰。卷一是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,卷二是《礼记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,卷三是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,卷四是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庄子》。题名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