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史论略

读史论略

二卷,汉本清杜诏撰,满洲本庆格翻译。杜诏字紫纶,号云川,江苏无锡(今江苏无锡)人,以诗闻于康熙帝,后会试不第,特赐进士入词林,著有《云川阁集》。庆格字敬斋,由候补京堂,嘉庆十二年(1807年)外任江苏按察使,迁浙江布政使,喀什噶尔邦办大臣,十七年(1812年),迁直隶按察使,累官江苏布政使。《读史论略》一书成于雍正八年(1730年),是因元代潘荣《通鉴总论》而作,后来经庆格译成满文,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,兴德序刊行于世,卷首还有杜诏的自序,在序中说明了他写此书的一些情况。他说《通鉴总论》前后颠倒杂乱,缺乏系统的结构,如论汉忽转入唐,论唐又忽入秦晋六朝,评价人物错举不伦,其中通套语、夹杂语,不可枚举,于是就参校正史,略为论次,较潘荣的《通鉴总论》较为明顺。道光二十七年,文治庵将《读史论略》给庆格,于是将此书译成满文。译本文气谐畅,语句详明,而史鉴要领,亦可了然,此译本较其他汉本为胜。此书有嘉庆间王溶刻本、于光华集录本,不过此本为恪遵乾隆十年(1745年)、嘉庆十二年(1807年)避讳功令,某些文字有所改动。另外有道光刻印满汉合璧本。

一卷,清杜诏撰。杜诏字紫纶,江苏无锡人,康熙年间进士,官庶吉士,以诗文出众受康熙赏识。后来辞官归家,与高僧结九龙三逸社,林居二十年,曾经选中晚唐名诗作,编成《叩弹集》,自著有《云川阁集》、《浣花词》、《凤髓词》、《蓉湖渔笛谱》。《读史论略》作于乾隆年间(1736-1795),上起战国,下迄明末,其中一统、偏安、割据、治乱兴衰之迹,以及将相大臣,忠义气节文章经述之士,朋党外戚、宦官之祸,作者一一加以论断,语言简洁不支。现存有艺海珠尘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竹裕园笔语

    十二卷。清李曰涤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曰涤字亦白,临川(今江西省临川县)人,明朝岁贡生。《竹裕园笔语》是李曰涤的一部杂编之作,此书以编聚其平生杂著为宗旨,一记述《迩言》一卷,都是辨论分析事理之谈。二记述

  • 广仓

    一卷。梁樊恭(其生平未详)撰。是书阮孝绪所撰《七录》有著录,《隋书·经籍志》曰:“梁有《广仓》一卷,樊恭撰。亡。”北魏江式《论书表》云:“所谓《埤》、《广》,缀拾遗漏,增长字类。”唐封演《闻见记》云:

  • 会稽莫公事略

    一卷。清张穆(详见《顾亭先生年谱》③)撰。此书记莫晋(1761-1862)事迹。莫晋字锡三,号裴舟,浙江会稽(今绍兴)人。乾隆六十年(1795年)进士,历任编修、仓场侍郎、内阁学士等官。工书法。著有《

  • 论语经正录

    二十卷。清王肇晋与其子王用诰同撰。肇晋深泽(今河北深泽)人。曾谓国家以经义取士,首试四书,天下士由朱子之学上窥邹鲁,沿袭既久,逐末忘本。肇晋欲纂集一编,以救时弊。晚年带病著作,未及详加搜讨。后其子用诰

  • 竹谱详录

    一卷。旧本题为元李衎撰。李衎生平,详见《竹谱》。李衎有《竹谱》十卷,《永乐大典》已采辑著录,故抄袭十卷之《竹谱》成一卷之《竹谱详录》,易如反掌,只是其“详”实难达到。对此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仅存其目,加

  • 孝经集注述疏

    一卷。答问 一卷。简朝亮(1851-1933)撰。简朝亮字季纪,号竹居,广东顺德人,经学家。著述有《朱先生讲学论》、《尚书集注述疏》、《论语集注补正述疏》等十余种。此书首有自序,言《孝经答问》系授徒开

  • 寿山堂易说

    无卷数。唐吕严撰。此书即《吕子易说》,其篇目内容已见于《吕子易说》中。但此本首列吕子自叙及许承宣序,无曾燠序。书末则有崇芳跋,云:“同治丙寅,寓济南趵突泉道院中,见楼下庋板片甚多,问主者,乃前任东阿县

  • 平妖传

    见《三遂平妖传》。

  • 后汉书注考证

    一卷。清何若瑶(详见《汉书注考证》)撰。《后汉书注考证》共八十条,每条证注不多,却很中肯。如《光武纪》中“自是始贰于更始”,据国语注释“贰”为“二心”,何氏纠李注“离异”之误。又如“野谷旅生”,据《尔

  • 剩语

    二卷。元艾性夫(约1279年前后在世)撰。艾性夫字天谓,号孤山,临川(今江西抚州)人,生卒年不详。与兄艾叔可、艾宪同有诗名,时称“抚州三艾”。入元,为江浙儒学提举。著有《剩语》、《孤山晚稿》。此集为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