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小戴日记

读小戴日记

不分卷。清于鬯(1852-1909)撰。于鬯,字醴尊,号香草,南汇(今上海市)人,幼慧颖勤勉,长博学多才,生平致力于经学研究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拔贡授直隶州州判,以母高龄,绝意仕进,后荐经济特科,亦未赴官。于鬯治经,尤善《三礼》,著有《读周礼仪礼》、《礼记曰记》各一卷、《说文职墨》三卷。于鬯墨守汉学,以形声、训诂、展转、通假之例,遍读周秦汉魏古书,刊正夺讹,稽合同异,成校书六十卷,续校书二十三卷,注《战国策》三十卷。于鬯著《读小戴日记》,凡《曲礼》五条,《檀弓》二条,《王制》一条,《月令》一条,《丧服小记》三条,《乐论》四条,《杂记》二条,《丧大纪》一条,《缁衣》一条,《奔丧》三条,《深衣》二条,《投壶》二条,《射义》一条,总三十五条,约一万四五千言。其书虽无特殊成就,但其考订旧说,则多求旁证,言之有据。但于经文注释中亦间有牵强附会处。如释《檀弓》“二夫人”句,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改“二夫人”为“夫二人”,俞樾《群经平议》以“夫”字为衍字,均可通。于鬯解“二夫人”乃据天子有三夫人而言之,将文句割裂,实乃臆说。此书有光绪十六年(1809年)及二十二年(1896年)《学古堂日记》刊本及续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研山山人漫集

    一卷。明方盱(约公元前1570年前后在世,)撰。方盱字文明。后弃举子业,将游五岳,取庄子逍遥游语,改名大年。苏州人。生卒不详。居洞庭东山。著有《研山山人漫集》。本书为湖州(今属浙江省)沈庭诏所编。前有

  • 粤西偶记

    一卷。清陆祚蕃撰。陆祚蕃,字武国,平湖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康熙十二年(1673)进士,官至贵州贵东道。本书主要记其在广西督学时道路险阻之苦,及为当地土司所不理之事。有《说铃》(康熙本、道光本)

  • 易经补义

    ①四卷。明方芬撰。方芬字舒林,安徽歙县人。此书全列《本义》于前,而把自己所阐发的意思附赘在书末,均标有“补”字加以分别。所得非常肤浅。凡例说,述其王父有度所撰《易旨正宗》,及其父希莱《易经要旨》而作此

  • 天方典礼择要解

    二十卷。清刘智(约1660-1730)撰。智字介廉,晚年自号一斋,江苏上元(今南京)人,回族。初读儒家经史子集和佛、道经书,后钻研阿拉伯文和波斯文,专门研究伊斯兰教义。著作及翻译较多,流传的有《天方性

  • 墨妙轩法帖

    四卷。清高宗敕蒋溥等辑,即《三希堂法帖》续帖,成于乾隆二十年。《三希堂法帖》刻成后,又将所得之唐宋人墨迹汇编为四卷,款式等与《三希堂法帖》相同。但其中失于精鉴者亦多。如第一卷中第一帖为褚遂良临王献之的

  • 说文提要

    一卷。清陈建侯(生卒年不详)撰。建侯字仲耦,闽县(今福建福州市)人。咸丰乙卯(1855年)举人,官至湖北武昌府知府。是书取《说文》部首五百四十字,摘录字义,附以音考。首尾次第,一依许书。间有一字录数义

  • 潜虚发微论

    见《潜虚》。

  • 别国方言

    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称《方言》为《别国方言》,详见“方言”。

  • 辨讹释义录

    六卷。清张均(详见《经史辨论》)撰。本书前有自序。全书所释首先为《四书》,然后依次为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“三礼、“三传”,在《四书》方面尤为详尽。大体上是集录昔人所已订正的东西,间或发表自己的见解

  • 吏学指南

    八卷。元徐元瑞撰。徐元瑞,吴郡(今苏州)人。身世不详。本书成于元成宗大德五年(1301)。据作者自序称,“善为政者,必先于治,欲治必先明乎法,明法然后审刑,刑明而清,民自服矣。所以居官必任吏,否则政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