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远安县志

远安县志

①八卷,清安可愿修,曾宗孔纂。安可愿,陕西跃州人,拔贡,官远安知县。曾宗孔,远安县人,庠生。县志明成化二十年(1484)知县刘英始修,嘉靖十七年(1538)知县王绰续加修辑,皆未付梓,仅辗转传钞,故流行不广。万历时知县刘顺及孙自强,皆事修纂,汇帙付刻,其书今皆不传。清顺治初,知县周会隆因旧籍略事,遂删补,成志若干卷,遇水灾,稿本漂没。顺治十八年(1661),安可愿抵远安,延曾宗孔续加修辑,以古本为准,删冗补缺,如官绩、行业、节孝、隐逸,未经详核,不敢稍有冒滥;宦迹人物诸传,能慎审从事。成远安县志。《远安县志》顺治十八年刻本。全书八卷。分为:卷舆地志,卷二赋役志,卷三职官志,卷四祀典志、宫室志、祥异志、方外志,卷五武备志,卷六人物志,卷七至卷八艺文志。此志凡例周详,文词简洁,规则简古名目简无浮词,为当时所推许。② 八卷,首一卷。清郑林修,秦述先、周葆恩纂。郑林,字介眉,安徽英山人,官远安知县。秦述先,字寿彭,湖北江陵人,贡生,官远安教谕。周葆恩,字商山,湖北江夏(今武汉武昌)人,举人,官远安训导。顺治十八年(1661)知县安可愿修县志后,咸丰八年(1858)知县赵广恩续纂辑。安简得志明宜,为人称道,而赵志则文增例繁,颇为各方所讥议。赵志之后至同治五年(1866),前后相距不及十年,因赵志不符人意,未成定本。适省修通志,檄征邑乘,县绅集议,拟再度修辑,郑林抵任,延秦述先、周葆恩主纂事。秦、周皆一方名宿,相继以儒官来远安,虽他郡人士,但于邑中掌故,素所究心,故受纂述,一年即告竣。《远安县志》顺治十八年刻本。全书八卷首一卷,分五十二类,起翼轸图说,讫文诗。此志之修,距前志时甚短促,县中旧事,类皆见前志,采访省力,但与前志志例不合,于赵氏旧本,多有改移。此志之例,仍赵志文词,惟审其纂述,颇有更改旧志,以免因袭之习,矫枉过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习凿齿汉晋春秋

    三卷。清汤球辑。习凿齿(?-384),字彦威,东晋襄阳(今属湖北)人。博学洽闻,以文笔著称。官至荥阳太守。著《汉晋春秋》、《襄阳耆旧记》、《逸人高士传》,今皆不存。该书原五十四卷,记述东汉光武帝至西晋

  • 吴侍御奏疏

    一卷。明吴玉撰。吴玉是寿阳(今属山西寿阳县)人。天启进士,崇祯初年提拔为御史,有正直的声名,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。《吴侍御奏疏》为吴玉于崇祯初期任广西道监察御史时所上奏疏的汇编,共十篇。其中劾魏忠贤余党

  • 目莲救母劝善戏文

    三卷。明郑之珍(约生活在嘉靖至万历年间)撰。之珍字子玉,号高石山人,徽州(今安徽歙县)人。由于屡试不中,于是从此不试诸生。据卷首倪道贤序,称其至孝,自童至壮,无丝毫违父母心意。喜谈诗,宏词奥义,一于调

  • 古文参同契集解

    三卷。明蒋一彪(生卒年不详)撰。蒋一彪,自号复阳子,余姚(今浙江省)人。《周易参同契》的各家注本,有的分章,有的不分章。但无论分章与否,都按上中下三篇而注解,并且都述其传承由来。明代杨慎,则另出一本,

  • 古香斋袖珍板书

    十种,九百零三卷。清高宗敕辑。清乾隆十一年(1746),高宗弘历命刻袖珍板书十种,“古香斋”是弘历为皇子时读书之地,因以为名。所刻十种为:《资治通鉴纲目》二十卷、《渊鉴类函》四百五十卷、《御选古文渊鉴

  • 观心诵经法

    一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观心诵经法》一书,即是四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略出,全书不过六百余言。初示身口仪则,告人佛教规矩;次示止观,即先明空、假、中三观;后明六度、权

  • 玲珑帘词

    一卷。清吴焯(1676——1733)撰。吴焯,字尺凫,号绣谷,钱塘(今杭州市)人。焯性嗜藏书,多藏宋元善本,其藏书楼“瓶花斋”称名当世。焯与词人厉鹗为挚友。其词婉约隐秀,律吕谐合,精于上、去、字音之别

  • 论语发微

    一卷。清宋翔凤(详见《论语郑注》)撰。翔凤学于刘申受,治经主今文。首论左丘明,谓其不传《春秋》,并断其书多战国附会。刘歆改窜,抑左氏以伸公羊,借“五十而知天命一语”,推之大夫命于诸侯,诸侯命于天子,天

  • 诗话

    ① 一卷。宋陈日华(约1182前后在世)撰。是编所记多数是猥鄙诙谐之作,有失大雅。所记黄庭坚教人学诗应该先读经,认为不识经旨就不知是非,不知轻重,无法为诗。又记有宋祁语云,“诗人必自成一家,然后传不朽

  • 经天该

    一卷。意大利国利玛窦(15521610)撰。是编卷首有嘉庆五年甘泉筱轩序。称此书为泰西利玛窦所传歌。此卷悉将三垣二十八宿经星,照今时星数度限分别加以近南极可见之星,及新见无名诸星,且绘其情状,十分详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