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释名疏证

释名疏证

八卷。清江声为毕沅撰,署毕沅名。江声(1721-1799)字涛,后更字叔沄,晚年号艮庭,学者称艮庭先生。元和(今江苏吴县)人。师事惠栋。精《古文尚书》、《说文》之学。一生不事科举业,晚年赐六品顶戴。尚著《尚书集注音疏》十二卷、《六书浅说》一卷、《论语俟质》三卷等。毕沅(1730-1797)字湘衡,一作缃衡,或作纕蘅;一字弇庵,或作弇山;号秋帆,自号灵岩山人。江苏镇洋(今江苏太仓县)人。从沈德潜、惠栋游。乾隆十八年(1753年)举人,二十五年(1760年)进士,历官陕西巡抚、湖广总督、兵部尚书等职。吏治之余,究心经史。书室名经训堂。著《墨子校注》十六卷等多种。清周中孚《郑堂读书记补逸》卷七曰:“秋帆以《释名》二十七篇,俗本流传,鲁鱼豕亥,学者不察,转生驳议,因取经传子史有与是书相表里者,援引以为证佐,又取唐宋人诸书有引及是书者,荟萃以相雠校。表其异同,正其舛谬。并益以《释名补遗》及《续》焉。其于刘氏之书,校核精审,诚为善本,自此学者易以循诵。惟所为疏证太略,前不及戴东原(震)《方言疏证》,后不及王怀祖(念孙)《广雅疏证》之详耳。又此编既成,江叔沄(声)拟以篆书付刻,秋帆欲仍昔贤之旧观,示来者以易晓,故依前隶写。其后复加删改,始俾以篆文写刊一本,然不若仍以隶写之为得也。前载成国原序,及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秋帆疏证序。卷首题曰:汉征士北海刘熙撰。秋帆序中考证成国为汉末人云。”是书有《经训堂丛书》篆书、正书两本,广州书局有重刻本。二种文本并附《释名补遗》及《续释名》各一卷。正书本中毕氏序作于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。序称:“暇日取群经及《汉书》注、唐宋类书、道释二藏较之,表其异同,是正缺失,又益以《补遗》及《续释名》二卷。凡三阅岁而成。复属吴县江君声审正之“云云。篆书本中毕氏序作于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。序称:“《释名疏证》刊印寄归,属江君声审正其字,江君谓必用篆文字乃克正,请手录之,别刊一本。余时依违未许,既而覆视所刻,辄复删改,适江君又以书请,遂以删改定本属之钞写。并述前序未尽之意,复为序以诒之”云云。然则篆文之本乃其定本,与正书之本稍有不同也。所附《补遗》辑录群书所征引而为今本《释名》所无者,所辑《释爵位》,今本阙。《续释名》有《释律吕》、《释五声》两篇,为续广刘熙原书者,体例仿杭世骏《续方言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书例解

    一卷。附《六书杂说》一卷,《八分书辨》一卷。清杨锡观撰。参见《六书辨通》。从冠于卷首的黄之隽《篆学三书序》得知,黄氏所撰的《篆学三书》为《秦篆韵编》、《正字启蒙短笺》和《六书例解》。此《六书例解》凡六

  • 潜虚发微论

    见《潜虚》。

  • 吴文端崇祀录

    一卷。撰者不详。清吴琠,山西沁州(今沁水)人,康熙四十二年(1703年)进士,官至刑部尚书,卒谥文端。该书即记文端崇祀事宜。现有康熙刊本。

  • 郢垩集

    十二卷。明范守己(约1589年前后在世)撰。范守已,字介儒,洧川人。生平详见《御在子集》(辞目)。是集凡十二卷,但其编次则于宦游所至,各为一集。有《西稿》、《雪间稿》,《北行稿》、《吴中稿》。诗文词赋

  • 汉碑经义辑略

    二卷。清淳于鸿恩撰。鸿恩字君锡,又字稚鹤,山东省黄县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首有其师丁凤池序,书中曾多次录其说。后有鸿恩自跋,据此可知他曾辑《汉碑引经异文考》八卷、《汉碑通经姓氏表》一卷。此书将汉

  • 黔西州志

    八卷,清刘永安纂修。刘永安,曾任黔西州知州。康熙十五年(1676)州牧何缙与举人高人龙创修州志一部。然简略不备。嘉庆初,刘永安为州牧,集邑人再修志乘,终成此书。《黔西州志》嘉庆八年(1803)刻本,共

  • 彭茗斋集

    七种,二十三卷,附《明诗钞》九卷。明末清初彭孙贻(生卒年不详)撰。彭孙贻字仲谋,海盐(今属浙江)人。年少时即以博学名噪一时。清兵南下,其父彭期生殉难,彭孙贻求父尸骨,颇为时人称道。入清后不问仕途,寄情

  • 小蓬莱阁金石文字

    不分卷。清黄易辑刻。黄易(1744-1802),字大易,号小松、秋盦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篆刻家、书画家。官至山东济宁府同知。其篆刻醇厚渊雅,发展了秦、汉的优良传统。为“西冷八家”之一,与丁敬并称“

  • 檀弓辨诬

    三卷。清夏忻(1789-1871)撰。夏忻,字欣伯,其父銮,字德音,安徽当途(在马鞍山市南部)人,道光五年(1825)举人,为官婺源教谕。居京时,曾为师于白小山总宪家,恒孝廉,有耐心,曾授《诗经注疏》

  • 买花钱

    一卷。清徐石麒(约1644年前后在世)撰。徐石麒字又陵,号垣庵,江都(今属江苏)人。徐石麒精研名理,擅度词曲,工于诗文,巧于绘画,天资聪颖,沉静寡言。明朝末年正遇战乱,不参与科举应试,居家著书,有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