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静修斋经解三种

静修斋经解三种

十八册,不分卷。清仇景崙撰。仇景崙,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,字嶰伯,甘泉(今江苏扬州)人。研究群经,颇有发挥,但不自立门户。魏王弼的《周易注》,是他儒道结合的玄学思想的产物。王注屏弃了汉儒灾异、谶纬之说,以《传》解《经》。北宋理学家程颐《伊川易传》是宋代研究《周易》的重要著作。仇景崙对王注程传有所发挥,而著《周易解》。仇氏《尚书解》不分今文古文,极力推崇汉儒郑玄的《尚书注》和南宋蔡沈所撰《书集传》。对《诗经》的研究,仇景崙推崇毛传,郑笺以及朱熹《诗集传》,广泛采集各家之说,加以论证,自出机杼,提出令人信服的见解。不过此书原稿至今尚未刊刻,只有手稿流传。《静修斋经解三种》书目:《周易解》、《尚书解》、《诗解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潭先生文集

    十卷。明黄训(约1529年前后在世)撰。黄训,字学古。安徽歙县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八年(1529)进士,任嘉兴知县。官至副都御史。黄训曾说:“今天下之隐忧实多。最大者学术,孔孟一也;而有侹孟者,程朱一

  • 知足斋文集

    六卷。《进呈文稿》二卷。清朱珪(生平籍里见《知足斋诗集》)撰。此文集内容,卷一辑《瑾瑜匿瑕赋》等赋三篇、《福宁府志序》等序二十六篇。卷二辑《唐赠司空梁国公狄文惠公碑》等碑四篇、《重修兰田书院记》等记十

  • 历算全书

    六十二卷。梅文鼎(1633-1721)撰。梅文鼎字定九,号勿庵。安徽宣城人。著书八十多种,主要成就在天文学、数学方面。是书汇集梅氏所著二十九种,言历者居前,言算者列后。内容大体可分三部分:一是历学理论

  • 畿辅义仓图

    不分卷。清方观承撰。方观承,安徽桐城县人。由监生补内阁中书,历官浙江巡抚、直隶总督。是书第一册为奏议、凡例、条规、顺天府所属州县义仓图,第二册为保定、正定二府,第三册为河间天津二府,第四册为顺德、广平

  • 汪氏学行记

    六卷。清汪喜荀撰。喜荀字孟慈,原名喜孙,嘉庆十二年(1807年)举人。官至河南怀庆府知府。喜荀高祖为镐京,曾祖良津,河南县志有传。祖父一元,曾旌表为孝子。父汪中,清史有传。喜荀称述先世懿德,编集名公先

  • 景陵县志

    ①十二卷,清李馨修,吴泰纂。李馨,字兰若,陕西狄道人,贡生,康熙初官景陵知县。吴泰,字梅里,号岳宗,景陵县人,库生。景陵县志由宋浙江嘉定人林英发创修,其后有弘治志、嘉靖志、天启志,俱佚。康熙初年,李馨

  • 山堂萃稿

    十六卷。明徐问(?-1550)撰。徐问,字用中,号养斋,武进(今属江苏)人。弘治十五年(1502年)进士,累官至南京礼部侍郎,户部尚书。著有《山堂萃稿》、《读书札记》(已著录)。此稿为徐问诗文合集,凡

  • 周易集解增释

    八十卷。清张仁浃撰。张仁浃是秀水人。此书前有乾隆十三年(1748)自序。前八卷载诸儒传授以及王氏《略例》和朱子《启蒙》。九卷以后才开始解释经文。其说只以朱子《本义》为主,所以《本义》与经文一概大写,而

  • 桑榆夕照录

    四卷。清萧震万(生卒年不详)撰。萧震万字云阶,湖南湘潭人。乾隆间诸生。卷首有萧震万自序,谓此集为年七十六岁时所撰集,故名《桑榆夕照录》。书中以说经之文为多,兼及天象、地理及古史等。所论多有可取,如卷一

  • 捕蝗要说

    见《捕蝗要诀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