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鸿猷录

鸿猷录

十六卷。明高岱撰。高岱,湖广京山(今湖北京山县)人,嘉靖时西曹吏。他认为,一个人既身通仕籍,就应知时政。但当时历代实录秘不可得见,于是广泛搜集先代臣僚的记述、传志、书疏案牍等,并加以考订,撰写成《鸿猷录》十六卷。本书自明太祖朱元璋“开创丕基”始,至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“追戮仇鸾”止,将有明二百年间诛戮权奸、剪除“盗贼”、讨伐“蛮夷”等国家“重务经略之伟绩”,列出60个题目,每个题目均独立成篇,叙述其始末,以“论曰”为结语,表明作者的观点。书成于嘉靖三十六年,有《纪录汇编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后汉书注考证

    一卷。清何若瑶(详见《汉书注考证》)撰。《后汉书注考证》共八十条,每条证注不多,却很中肯。如《光武纪》中“自是始贰于更始”,据国语注释“贰”为“二心”,何氏纠李注“离异”之误。又如“野谷旅生”,据《尔

  • 翠微山房自订年谱

    一卷。清曹锡龄(详见《汾阳曹氏志传合刻》)自述。此谱作于嘉庆十三年(1808年),时谱主六十八岁,止于十七年(1812年)。谱主曾学于朱筠、纪昀、钱大昕等著名学者,而与翁方纲、邵晋涵、洪亮吉等人为友。

  • 识仁编

    二卷。明罗汝芳(详见《孝经宗旨》条)撰。此书是其门人杨起元所编。书名“识仁”取自程子“为学须先识仁”之语。此书皆提倡禅宗,随意为幻杳之论。

  • 达县志

    五十二卷,清鲁凤辉修,王廷伟等纂。鲁凤辉,会稽(今绍兴)人,曾任达县知县。达县自古以来分隶无定,代有变迁。旧志悉毁于兵燹。乾隆七年(1742)县令陈庆门始纂修州志。乾隆十二年(1747)县令宋名立续纂

  • 诗本义

    十六卷。附《郑氏诗谱补亡》一卷。欧阳修(1007-1072)撰。欧阳修字永叔,号醉翁,晚年号六一居士。吉州永丰(今属江西)人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。历任滁州太守、参知政事、兵部尚书等职。因批评朝政、参预

  • 摄山志

    八卷。清陈毅撰。陈毅,字古渔,江苏江宁县(今南京)人。摄山,位上元(今南京市)县治的东北,由太平门往姚坊门到山顶约四十五里路。摄山是钟阜支脉,高一百三十丈,宽四十里,临大江南岸,多产草药,可以摄生,故

  • 古文尚书考

    一卷。清陆陇其(1630-1692)撰。陇其,初名龙其,字稼书,人称当湖先生,谥清献。平湖(今属浙江省)人。清代著名学者。康熙九年(1670)进士,历任嘉定、灵寿二县知县。有善政。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,

  • 东汇诗集

    十卷。明吕希周(约1540前后在世)撰。吕希周,字师旦,崇德(今浙江桐乡)人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五年(1526)进士,官至通政使。著有《东汇诗集》。本集共十卷,编成于嘉靖三十三年(1554)。据其子吕端

  • 续夷坚志

    二卷。金元好问(公元1190-1257年)撰。元好问字裕之,号遗山,太原秀容人。元好问公元1219年登进士第、仕至左司都事员外郎。其著甚丰,有《遗山诗集》二十卷,《壬辰杂编》若干卷等。好问聪敏,七岁能

  • 吕氏春秋平议

    三卷。清俞樾(1821-1906)撰。樾字阴甫,浙江德清人。《吕氏春秋平议》为樾《诸子平议》之第十种。在这部书里,樾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,如《贵公篇》“大疱不豆”,豆读为剅,《先己篇》“故事莫功焉”,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