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野
周公之后、伯禽之少子名鱼,食采于东野,因以为氏。(见《东野志》)
鲁城南之东,檀山之阳,有东野田一成,鲁公赐第三子鱼以自养,因田为氏,始以东野为姓焉。(见《山东通志》)
▲〈战国〉东野获,隐士。〈秦〉东野质,鲁之公族。〈宋〉东野宜,曲阜人。
周公之后、伯禽之少子名鱼,食采于东野,因以为氏。(见《东野志》)
鲁城南之东,檀山之阳,有东野田一成,鲁公赐第三子鱼以自养,因田为氏,始以东野为姓焉。(见《山东通志》)
▲〈战国〉东野获,隐士。〈秦〉东野质,鲁之公族。〈宋〉东野宜,曲阜人。
读音:Mǎf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贵姓何来·古今姓氏表》(77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王述民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kōng tóng与“空同”同。契为子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,有空桐氏。(见《史记·殷本纪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“空同”引 《史记·殷本纪》云: “亦作空桐。契为子
读音:Wǔxiāo【源】 见《古文琐语》(60,62,63)。亦作〔无嚣〕、无、舞古时相通。当是禁军士喧哗之官之后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引《古文琐语》 收载; 《中国
读音:Zhì【源】 见《类篇》(63)、《集韵》(86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类篇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“袠”当即 “袟”、“帙”之异体,本指包裹书画用的布套,或指物以为姓。
读音:Wūshílā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23),至清为满洲八旗姓,世居扎库木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 清正红旗满洲闲散伽蓝保之妻为乌什拉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扎库木地方,
读音:Bāchā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(208)。
读音:Hǔ【综】 音虎,黄帝之后有婋氏(60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音‘虎’。姓书云: ‘黄帝后有婋氏’。”
读音:Zhī/Jy,Jr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嘉义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Bīyáng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妘姓国,为晋所灭,子孙因氏焉。”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作“偪阳”。
读音:Mó【源】嫫母,黄帝第四妃,生食林(9,80)。【变】亦作〔幠〕(9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