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亦乞烈

亦乞烈

读音:Yìqǐliè

【源】 ①元时女真人姓(57)。亦乞烈在辽时为敌烈氏,以部为氏。元时为蒙古迭儿列斤部一支,游牧于额尔古纳河附近(397)。至明、清,又改称纽祜禄氏(180,181)。②元时琳沁巴丹之子一曰伊奇喇斯(即亦乞烈),太祖命其子孙各以名为氏,有亦乞烈氏(24)。【变】 亦作〔亦乞列思〕(57,61)、〔伊奇尔岱〕、〔伊奇哩〕、〔伊奇喇斯〕(24)、〔伊奇纳斯〕(63)、〔亦启烈〕(57)等。【布】 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有此姓(380)。【人】 元英宗后速哥八剌,亦乞烈氏(399)。孛秃,亦乞列思氏,元时从征西夏,晋封昌王,卒后谥忠武(57,61,399)。


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《满族姓氏录》 有载,此乃元人译称,辽代译作 “敌烈”; 金代则作女奚烈; 明、清则作“钮祜禄”。至清融为满族,世居长白山、英额、安图、瓜尔佳、扎库木、佛阿拉、辉发、马尔墩等地方。乃满八族著姓之一。后或改为单姓朗、纽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Nìng【源】 见《康熙字典》(80)。寗,邑名,或以邑为氏。【变】亦作甯(17)。【布】四川安县(322)、山东蓬莱、北京密云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

  • 奇爾果特

    读音:Qíěrguǒ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)。【变】清正蓝旗蒙古护军校达青阿之妻为济尔莫特氏(260),〔济尔莫特〕似即奇尔果特之异译。【人】奇尔果特嘉穆苏,清蒙古正红旗人,

  • 王周

    读音:Wángzhō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北京有分布,当为汉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有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(按:

  • 夏阳

    读音:xià yáng晋大夫夏阳说,其先以所食邑为氏。(见《姓谱》)

  • 牟孙

    读音:mù sūn小邾子后有牟孙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yǐ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【布】 台湾(236)、山西解县、大同(62)、平陆(298),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扆昭,明时解州人,永乐庚子科举人,曾任监察御史,见《解州

  • 泡戚

    读音:Pàoqì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世居云南潞西三台山,汉姓为戚(168)。

  • 焉耆

    读音:yān qí【源】 西域人姓。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有焉耆国,故城在今新疆焉耆,子孙以国为氏(7,12,60)。历史上西域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 《元和姓纂》 注云: “

  • 叱奴

    读音:chì nú【源】 叱奴为代北部落。拓拔兴于代北,兼并他部,以本部为内姓,其他诸部随方位分之,北方有叱奴氏(60,62)。叱奴氏出高车纥奚部(242),原居囊曲河附近,北魏道武帝登国五年降魏,被

  • 孟克宜勒

    读音:Mèngkèyílè满族姓氏。世居蜚悠城地方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孟克伊哷 ”。姑兼收以备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