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師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穆侯之子桓叔成师之后,见《世本》(17,60)。【变】 晋时公师藩,为成都王颖部将,为避景帝司马师讳改姓公帅氏(17,62)。【人】 公师偶,春秋时粤人,越大夫(17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晋穆公之子桓叔成师之后。”
晋代有公师·彧,襄陵人; 南梁有公师·蕃,为将。(按: 《姓氏词典》注: “春秋时晋有公师彧、公师蕃。”误矣。)
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穆侯之子桓叔成师之后,见《世本》(17,60)。【变】 晋时公师藩,为成都王颖部将,为避景帝司马师讳改姓公帅氏(17,62)。【人】 公师偶,春秋时粤人,越大夫(17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晋穆公之子桓叔成师之后。”
晋代有公师·彧,襄陵人; 南梁有公师·蕃,为将。(按: 《姓氏词典》注: “春秋时晋有公师彧、公师蕃。”误矣。)
读音:Ē【源】 见《庄子》(9,17,26)。极罕见姓氏,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集韵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亦收。其注云: “又作婀。”
读音:lián【综】 汉时有濂汝,见《印薮》(15,21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援引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注云: “以水名为姓氏。濂江,在江西南部。
读音:Sō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2,21)。【人】 崧极玄子,见《史记》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《史记》有崧极元子。
读音:Hèshūl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哈达、松花江、呼兰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何氏(180)。②一作〔赫舒理〕(260)。【人】赫舒哩登库,清镶黄旗人,世居哈达
读音:Gōuzhèn【综】 古有钩阵氏(8,15,63)。亦作〔鉤阵〕(8)。
读音:Báibā【源】 系自嬴姓,见《潜夫论》(5,63)。
读音:Xīdǒulú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姓觿》注云:“此姓后改为索卢氏。”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奚什卢”。盖什、斗形近似而讹误。真伪莫辨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Dūwǎěrjiā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秦集堡(一作章集堡)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章集堡地方(按:此据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;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作“奉集堡”,并称
读音:Wàngdé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桃园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Zhuō卓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战国时楚大夫卓滑之后。二是蜀郡有卓氏,原本为赵人,秦时迁入蜀之临邛,以冶铁致富。三是源自少数民族姓氏。土家族、满族、壮族、高山族均有此姓。卓姓发源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