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ě

【源】 ①周时官名有冶氏,掌制兵器,以其世官为氏(7,60,62)。②铸匠曰冶(80)。或以职为氏。③成周之庶之后有冶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④春秋时吴王之后有冶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⑤清时甘肃碾伯县(故城在今青海乐都)土司,系回族,明时改姓冶氏(72,229)。今回族仍有此姓(176)。⑥土(195)、撒拉(199)、保安等民族有此姓。【望】 汲郡(17,418)。【布】 甘肃、青海(176,195,199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四川富顺(395)、山西绛县(324)、河南林县(343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冶区夫,春秋时鲁大夫(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及获鹿、内蒙古之乌海、山西之太原、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永登、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回、土、保安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《周官》冶氏掌为兵器,以其世官为氏。”郑樵将其归入 “以名为氏”之列,似不确。②土族之冶姓,则由也姓所改,出自蒙古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载: 元甘肃行省佥事薛都尔丁,于明洪武四年 (1371) 率部归明,授指挥佥事。其子也里香,依汉习取名之首音谐以汉字“”而为姓。至其四世孙“也珍”,改 “”为 “”。其后遂以冶为氏。

春秋时卫有冶廑,鲁有冶区夫; 金代有冶河; 清代有冶大雄,成都人,云南提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盧蒲

    读音:Lúpú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齐桓公之后(12,15,17,60)。【望】齐郡(17,418)。【人】卢蒲就魁,春秋时齐景公之臣,见《青州府志》(11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
  • 呼爾拉特

    读音:Hūěrlātè【综】 清时蒙古人姓(72)。清驻防新巴尔虎正蓝旗中有呼尔拉特氏(259)。【变】 达斡尔族有华拉斯哈拉,似即呼尔拉特之异译(189)。【人】 呼尔拉特多隆阿,清蒙古正白旗人,历

  • 尼比

    读音:Níbǐ【综】 彝族姓(375)。四川甘洛之尼比姓属沙呷家支。今四川汉源等地之尼比姓已改姓“低”(132)。

  • 读音:Suō【源】 云南少数民族姓(250)。即些氏。又,安州有么些地,因以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云南宜良有此姓(62)。现行彝族姓氏。颇少见,今云南之路南有分布。此姓系路南县公安局提供,未

  • 读音:Bì/Bih【源】 相传舜之裔象封于有庳(故城在今湖南道县北),其后有象氏、畀氏、鼻氏等(19,21)。

  • 阿肯

    读音:A-kěn【综】 彝族姓。勒尔、蒋你、拉狄俄基等家支均有此姓。属勒尔家支的亦称〔沙则阿肯〕(375)

  • 切尼

    读音:Qiē’ní景颇族姓氏,汉意为 “山垭口”。本地名,以地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紇突隣

    读音:Hétūlín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》注云: “一作 ‘纥突陵’。以部落为氏,后改为邻氏。”

  • 烏拉

    读音:Wūlā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外剌氏(13),至清改称乌拉氏(24)。清满洲八旗有此姓,世居郑家堡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吴氏(180)。②清满洲镶白旗中有兀拉氏,

  • 亦不剌

    读音:Yìbùl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补元史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亦不剌·金; 明有亦不剌·阿尔秃斯。” (按: 疑此为“亦卜剌”之别译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