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Kuāng

匡姓的来源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,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之宰,其子孙以邑名为姓氏。二是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(今河南),后世子孙遂以邑名为姓氏。

匡姓发源于山东、河南。汉代迁徙于江苏、安徽、山西。魏晋南北朝时期散居于黄河中下游,唐朝时,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广东、福建、广西等地已有匡姓人家居住。明初,匡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清代山东匡姓闯关东进入东三省。如今,匡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山东等地为多。

匡姓历史人物有匡裕,周朝人,生来聪慧通灵,成年学道,据说得神仙术,隐居山中,结庐而居。定王派人征召,却只见草庐。当地人便叫此山为“匡山”,又叫“庐山”。匡衡,西汉经学家。少年时家境贫寒而好学,曾凿壁借邻居家灯光读书,成年后善说《诗》,人称:“无说诗,匡鼎来,匡说诗,解人颐。”官至丞相,封乐安侯。他认为民风败坏是因朝廷、官吏腐败,主张整治吏制,举荐贤良,铲除奸佞,崇尚仁义礼让。匡源,清朝学者。清道光年间进士,继任翰林院编修,曾先后任江西、山西乡试考官,会试同考官。咸丰帝病危,为“顾命八大臣”之一。同年,同治帝即位,两宫垂帘听政,慈禧罢免匡源官职,匡迁居济南。其后应聘为泺源书院山长,兼尚志书院山长,历时十七年。其著作有《珠云仙馆诗人钞》等。

匡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五十三位。


【源】 ①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(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司家坡,亦即卫匡邑,一说,鲁匡邑不同于卫匡邑,故城不详)之宰,其子孙氏焉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17,60)。古有匡国,周武王时有匡裕兄弟七人,俱有道术,盖古匡侯之后(17)。疑匡国即鲁匡邑。②春秋时卫国匡邑。或以邑为氏(12,21)。③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(故城在今河南睢县西30里旧匡城。一说,在今河南扶沟),其后以邑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④蒙古族姓(318)。【变】 亦作〔邼〕(17)。②宋时避太祖赵匡胤之名讳,改匡为主氏,政和年间,官文书中不得以主作为姓,又改为康氏(7,60)。一说,改为羌氏(60,62)。【望】 晋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%。【人】 匡衡,汉时太子少傅,封乐安侯(21,62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固安,山东之龙口、昌乐、平度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老河口、监利,安徽之泾县,江西之峡江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傣族、土家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鲁匡邑宰匡句须之后。开封长垣县西南十里匡邑故城,亦属卫。又,疑鲁别有匡邑。”②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周代郑国有匡邑 (今河南扶沟西南); 卫国亦有匡邑 (今河南睢县西),当以邑为氏。” ③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宋避太祖讳,改为主氏,政和间以民姓主为嫌,又改为康氏。一云改为羌氏。望出晋阳。”

战国时有匡章;汉代有匡衡; 南齐有匡昕; 元代有匡才; 明代有匡福,又有匡如桐; 清代有匡辅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mà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239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“秏,又姓。出何氏 《姓苑》。呼到切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伊嗣

    读音:Yīsì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唐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伊嗣侯。”未道其详。

  • 读音:Guó国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父字为姓氏,春秋郑国国君郑穆公之子发,字子国,其子公孙侨字子产,子产子以祖父字命姓,是为国姓。二是以祖辈的名字为姓氏,上古大禹为部落首领时,有一个

  • 回纥

    读音:huí hé回纥九姓,一曰回纥氏。(见《唐书·回鹘传》)▲<唐>回纥承宗,瀚海大都督。

  • 读音:mǐn邑名,以地为氏。汉有黾初宫。(见《印薮》)

  • 读音:Jù【源】 炎帝之裔封钜之后有钜氏、巨氏、见《姓纂》(17,62)。【布】 上海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钜子,秦人墨者(17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

  • 孛术魯

    读音:Bèizhúlǔ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金泰和间女真姓氏。望出广平。” 又《金史·国语解》云: “孛术鲁曰鲁”。金代有孛术鲁·定方,内吉河人,神勇军都总管;又

  • 读音:sù【源】 ①炎帝时诸侯夙沙氏之后(6,7,12,60)。②春秋时鲁大夫季孙夙之后(17,21,60)。③春秋时晋国荀氏食采于夙,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一说,为春秋时晋国逝遨之后,见《路史》

  • 優性舒

    读音:Yōuxìngshū【源】 春秋时三字姓(2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赫錫特

    读音:Hèxīt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噜伦(23,63,260)。【变】清正黄旗蒙古马甲沙进达里之继妻为和齐特氏(260),〔和齐特〕似即赫锡特之异译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克鲁伦地方,为蒙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