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古口引

古口引

读音:gǔ kǒu yǐn

【源】 代北人姓(7,9,27)。一说,为若口引氏衍变而成(70)。【变】 后改姓侯氏(6,17)。或改为引氏(60),或改为古氏(9),或改为古口(62)。一说,古口引氏即胡古口引之异译(27)。

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云: “代北姓,后改为引氏。”

(按: 中华书局标点本《魏书·官氏志》 并无“古口引” 氏,而以 “胡古口引” 四字姓入列,“后改为侯氏。”其 (校勘记)载之颇详,兹节录於下。)

“胡古口引氏后改为侯氏”: 《广韵》、《姓纂》、《姓解》“胡古口引”作“古口引”; 《姓纂》、《辨证》、《氏族略》作“古引”。沈涛 《随笔·五》 以为 “今本误衍一 ‘胡’ 字”。《疏证》 以为古“”“”音通,“氏既改 ‘侯’ 明旧必有 ‘胡’ 字无疑。” 《胡姓考》据本书 (按: 指《魏书》 卷九 《肃宗纪》) 见 “胡引祖”,以为此姓当为“胡引氏”,《官氏志》 作“胡古口引氏”,盖涉上 “若口引氏” 而衍。今按: 氏既改“”,旧氏必有 “” 字之说,实不尽然,如 “出连”之改“”,“是楼” 之改“”,“土难” 之改“”,“屋引”之改“”,在读音上原姓与改姓并无关系。诸姓氏书皆无“”字。《广韵》且注明 “”字“公户切”,岂可一概视为省文或脱字? 疑 《志》本作“古口引氏”,当时又别作“胡口引”,后人旁注“”字,羼入正文。“古口引” 既亦作 “胡口引”,亦可省作“古引”或“胡引”,故姓氏或作 “古引”,而 《肃宗纪》 有 “胡引祖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邴意

    读音:bǐng yì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邴意兹之后(6,7,12,17,60)。【望】 千乘、博昌(7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齐大夫邴

  • 读音:yōu【源】 ①鄾(故城在今湖北襄阳北),春秋时姬姓子爵国,子孙以国为氏(17,60,62)。②春秋时邓大夫食采于鄾邑(故城在今河南邓县南之沔水北),楚并其地,子孙氏焉(7,12,15,17,6

  • 柴塞爾

    读音:Cháisè’ěr【源】 明清时黑龙江下流奇勒尔人姓。部分奇勒尔人后融入赫哲族(429)。

  • 温撒

    读音:Wēnsā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斡色〕(24)。《中华姓府》作〔温拨〕(63),误。【人】 温撒可喜,金贞祐四年延州刺史(71)。一作斡色克实(24)。温

  • 读音:shú姓也。(见《集韵)

  • 尸逐

    读音:shī zhú【源】 匈奴姓。西汉时南匈奴尸逐鞮(一作鞬、键)单于裔孙降汉,因氏(6,12,84,242)。【变】 《元和姓纂》作〔尸遂〕(6),误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

  • 读音:Zhǔ/Juu,Ju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。

  • 尉千

    读音:Wèiqiān/Weichien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读音:Wā【源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媒不龍

    读音:Méibùlóng【综】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是中寨(1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