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保嗔
读音:Shībǎochēn/Sibarucin
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明时蒙古部落名,亦作〔失保赤〕,以部为氏,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有此姓(384)。
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明时蒙古部落名,亦作〔失保赤〕,以部为氏,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有此姓(384)。
读音:Dūmǎlǐ【综】清镶蓝旗满洲荫生保善之妻为都马李氏(260)。
读音:Lèjī’ēnfū【源】 彝族姓,属阿都尔仆家支(375)。
读音:chá【音】 又音Chà(17)。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6,7,9,12)。或为审察之职者以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17)。【望】管城(17,418)。【布】江西宁都(280)、浙江上虞(279)、福
读音:Y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湖南宜章有此姓(377)。
读音:Shàngpà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明史》收载;其注称:“明有尚怕尼芝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íyáng【综】 春秋时晋厉公嬖臣夷阳五(7,11,24)。夷阳五亦作夷阳午(60,62)。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作〔夷羊〕,盖取兽名为姓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
读音:Jié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及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千家姓》 收载,又作 “卩”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ū dá颛顼帝后有叔达氏。(见《路史》)八凯叔达之后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读音:Qī【源】 倛,亦作魉,系古时驱逐鬼怪和疾病的面具,或以物为氏(91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倛,亦作魌,古时驱逐鬼怪
读音:xì【音】 亦音怯(Qiè)(73,75,88)。又音却(Què)(88)。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郄献子(一作郄文子)食邑于郄,因以为氏(12,17,21,60)。【望】 济南(17),济阴(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