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Mèng

孟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排行次第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鲁恒公的庶子庆父因弑君被逼自杀后,因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(“”字在兄弟排行里代表最大),他的子孙改称孟孙氏。后来,又简化为孟氏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春秋时,卫襄公之子孟挚(字公孟)子孙以公孟为姓,称为公孟氏,后简化为孟姓,称为孟氏。

孟姓发源地为山东、河南二地,早期播迁于邻近山西、河北等地。东汉时,有孟姓迁于今江苏苏州、浙江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孟姓徙吴越(今江苏、浙江一带)、楚汉(今湖北、江西北部一带)。唐时,孟姓名人众多。五代时,孟姓在四川繁衍发展,盛况空前。宋元时,北方孟姓二次大举南迁,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。明代有孟姓由山西洪洞大槐树移居河南、河北、东北、天津等地。清代孟姓入台,后来又有人迁居海外。今日孟姓尤以山东为多,河南、辽宁、黑龙江、吉林、河北等省亦多此姓。

孟姓历史人物有孟子,战国时思想家。他提出“仁政”的主张,强烈反对兼并战争,力图把现实政治引到“保民而王”的轨道上来。公开提出“民为贵”“君为轻”的口号。孟光,东汉时人。汉隐士梁鸿之妻,据传她相貌丑陋,但品德高尚,不慕利禄,与丈夫隐居霸陵山中,以耕耘织作为生。后移居于吴地会稽。尽管生活贫困,但夫妻俩志同道合,互敬互爱,孟光每给梁鸿进食,必举案高与眉齐。她的贤德受到时人称颂,后人便以“举案齐眉”喻夫妇和谐。孟浩然,唐著名诗人。其为初、盛唐过渡期中最有成就的诗人,与王维齐名,同为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代表,世称“王孟”。孟云卿,唐诗人。他的诗歌创作以陈子昂为宗,风格高古。诗人韦应物曾赠诗,有“高文激颓波”之句。孟郊,唐诗人。韩愈一见,引为挚友。长于五言古诗,其诗感伤遭遇,多寒苦之音。与贾岛齐名,有“郊寒岛瘦”之称。

孟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九十四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桓公之子仲庆父,世为鲁卿,谓之仲孙氏,古谓庶长为孟,故又曰孟氏(6,7,9,11,12)。 ②春秋时卫灵公之兄孟絷之子孟彄,亦为孟氏(6,17,21,60)。③金时女真人姓抹撚氏,汉姓为孟(71)。④清满洲人姓。世居匣塔子、沈阳等地(23,259)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墨尔哲勒氏、墨尔迪勒氏、盟佳氏、穆颜氏、墨克勒氏等后均有改为孟氏者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⑤清高丽人姓。世居易州(23,260)。今朝鲜族姓。⑥明时云南永昌府保山县荡习喧百夫长为孟氏,系傣族(253)。⑦裕固族蒙戈勒氏,汉姓为孟(198)。⑧达斡尔族莫力登哈拉所属山大钦、朱路克、何乐克等莫昆汉姓均为孟(189)。⑨鄂伦春族玛拉依尔氏,汉姓为孟(190,191)。⑩彝族姓(130)。四川德昌彝族姓俄母,汉姓为孟(333)。⑪云南独龙族姓,以地名为氏(104)。⑫土家(387)、布依(133)、蒙古(318,344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①与芒通,见《史记》(60,62)。 ②明时杭州武林郡人孟宽二漂流至日本,仕长门国,称孟二官,后任荻藩,为医官。改日本姓武林名治庵,今日本广岛有其后裔,见《海外星云》。【望】 昌平、武威(21,60),平昌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24%,为中国人口最多100个姓之一。尤以山东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26%。河南、辽宁、黑龙江、吉林、河南等省亦多此姓,上述六省孟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67%。【人】 孟献子,周宣王时卿士(21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崇仁,广东之新会,云南之河口、泸水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蒙、回、壮、侗、水、鲜、布朗、布依、达斡尔、鄂伦春、撒拉、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。鲁桓公子庆父之后也。庆父曰共仲,本仲氏,亦曰仲孙氏,为闵公之故,讳弒君之罪,更为孟氏; 亦曰孟孙氏。” ②又注:“卫公孟絷之后,亦出自姬姓。以字为氏。” ③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史记》 注云: “与 ‘芒’ 通。芒卯即孟卯。”④清代高丽族有孟姓,世居易州地方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⑤为金代女真族姓 “抹颜” 氏之汉译。《金史·国语解》: “抹颜曰孟。” ⑥为达斡尔族姓氏所改,达斡尔族有山大钦氏、朱路克氏、何乐克氏,皆出自墨尔迪音 “哈拉”,其后或取其 “哈拉”之首音,谐以音近之“”,遂为单姓。⑦鄂伦春族之孟姓,出自玛拉依尔 “哈拉”,盖取其哈拉这首音谐以音近之 “” 而为单姓。⑧裕固族之孟姓,则由蒙戈勒氏所改(蒙戈勒,或译作“蒙格勒”)。本户族名,以为姓,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“”而为音姓。

春秋时鲁有孟之友,大夫; 战国时有孟轲; 三国时魏有孟达,新城太守; 唐代有孟浩然,襄阳人,诗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Sò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云林、屏东、台南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椒江,贵州之三都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太谷等地均有分布。椒江市公安局提供,《山西人

  • 巴里克

    读音:Bālǐkè【综】 清镶红旗蒙古马甲雅额之妻为巴里克氏(260)。又,镶白旗蒙古领催浩尚之妻为巴立克氏,镶白旗蒙古亲军阿珠史之妻为巴礼格氏,正黄旗满洲马甲桃保之妻为巴力克氏(260),〔巴立克〕

  • 白瑪

    读音:Báimǎ现行藏族“姓氏”。今四川之理塘有分布。此“姓” 系理塘县公安局提供。(按: 藏族同胞人际交往时多不称姓而称名,且一般也无姓。其名多为四字构成,“白玛”乃是从宗教角度所取名字

  • 读音:Tuó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安徽之贵池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贵池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。, 古代没底儿的口袋; 也用以指风箱。此当指物以为姓。

  • 读音:Xiè/Shieh,Sye【源】 《汉书》契作卨(7,24)。契为殷之祖,虞舜之臣,佐禹治水有功,舜命契为司徒,其后有卨氏(7,9,24,60)。

  • 阿克占

    读音:Ākèzhā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哈达、叶赫、苏完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源出金时阿典部,系以部为氏,至清时改译为阿克占(23)。【变】 后改为雷氏(180)。

  • 朵兒別

    读音:Duǒ’érbié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或系朵里别歹之异译。别都温,朵儿别氏,元太祖时为千户,见《新元史》(399)。

  • 勿吉

    读音:wù jí【源】 勿吉,古族名,北魏时分布在今松花江、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,东至日本海,南抵长白山,与高句丽相接。隋唐时称靺鞨。以部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

  • 读音:Wā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。女娲氏之后有娲氏(7,9,12,60)。【望】宛丘(418),苑邱(17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女娲氏之后。”且云: 女娲,“古天子

  • 读音:Zuò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有此姓(66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