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父
【源】 夏时诸侯封父之后。其地汴州封丘县(今河南封丘)之封父亭,即其所都。周初国灭,子孙遂以国为氏(7,12,60)。【人】 封父弥真,春秋时郑大夫(4,7,26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夏商国名。”“以国为氏”。今河南封丘县有封父亭,乃古封父国之所都。
春秋时郑有封父真(按: 或作“封父弥真”),为大夫。
【源】 夏时诸侯封父之后。其地汴州封丘县(今河南封丘)之封父亭,即其所都。周初国灭,子孙遂以国为氏(7,12,60)。【人】 封父弥真,春秋时郑大夫(4,7,26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夏商国名。”“以国为氏”。今河南封丘县有封父亭,乃古封父国之所都。
春秋时郑有封父真(按: 或作“封父弥真”),为大夫。
读音:Hǎsīhūlī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伯都讷(伯一作白)(23,63,180,260)。②锡伯族中有哈斯胡里氏(201,433)。〔哈斯胡里〕似即哈斯呼哩之异译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哈思呼理〕
读音:Dèngjiā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护军常存之妻为邓佳氏(260)。
读音:xín望出广汉,今蜀中有此姓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▲<汉>镡显,安帝时豫州刺史。<三国蜀汉>镡承,广汉人,少府太常。
读音:zōng汉王令枞公守荥阳。(见《汉书·高帝纪》)
读音:nán【源】 夏禹之裔,有男氏之后,以国为氏,见《史记·夏本记》(11,15,17,60)。一说,即南氏,见《世本》(3,11,60)。【布】 山西平陆(298)、四川成都(91)、湖北武汉(9
读音:mào【源】 春秋时齐国貌辩之后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广东新丰(296)、江苏六合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清远,山西之太原、晋城、
读音:Xīdúguān【源】 南北朝时鲜卑宇文部大人有悉独官氏,见《魏书》(60,62,63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魏书》注云: “宇文部大人有悉独官氏。”
读音:Tántái【源】 澹台,地名,在今江苏吴县东南。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泰山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西修水(30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北京、上海、山东
读音:Tā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ǎngbā【综】彝族姓。阿某斯都、阿尔、丁惹、洱顾等家支均有蒋巴姓。属阿某斯都家支的、又称〔比耶蒋巴〕。属丁惹家支的,又称〔牟惹蒋巴〕。属阿尔家支的,居四川布拖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