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師
【源】 ①少师为古时之乐官名。当以官为氏(7,60)。 ②春秋时姬姓随国大夫有少师氏(17)。 ③殷时少师阳之后,见《姓苑》(9)。 【人】 少师强,少师庆,均为春秋时鲁国人(12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郑樵将其归入“以官为氏”之列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源: ①“少师,乐官。以官为氏。”②又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 “殷少师阳、少师强之后。” (按,郑樵注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 云:“鲁有少师强,又有少师庆。”与 《姓纂》有别。)
【源】 ①少师为古时之乐官名。当以官为氏(7,60)。 ②春秋时姬姓随国大夫有少师氏(17)。 ③殷时少师阳之后,见《姓苑》(9)。 【人】 少师强,少师庆,均为春秋时鲁国人(12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郑樵将其归入“以官为氏”之列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源: ①“少师,乐官。以官为氏。”②又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 “殷少师阳、少师强之后。” (按,郑樵注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 云:“鲁有少师强,又有少师庆。”与 《姓纂》有别。)
读音:Gǎoniǎo【综】 苗族姓。世居贵州凯里(旧称炉山),汉姓为杨(116)。
读音:Duǒ’érbiétāi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或系朵里别歹之异译。朵儿伯多黑申,朵儿别台氏,元太祖时授千户,见《蒙兀儿史记》、《新元史》(399)。
读音:Sūhú【综】 土族姓。世居青海互助。系辽金时河西走廊游牧部落“阻卜”之译音,亦称阴山鞑靼,汉姓为胡(195)。
读音:xù【音】 又音处(Chù)(17)。【源】 ①古有畜国,周时为邢侯邑,后又并入于晋,见《姓考》。楚雍子奔晋,晋侯与之鄐(故城在今河北邢台境内),后因氏,见《左传》(17,62)。②系自嬴姓。春
读音:wū lán以地为氏,汉北匈奴有屋兰储。屋兰,地名。(见《汉书·地理志》)
读音:gǔ duō lù后魏代北姓,后改为禄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禄氏。唐代有骨咄禄·特勒、骨咄禄·顿达度。
读音:Bānqiū【源】班丘系地名,以地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地名,以地为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Chù/Chwu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。
读音:Bùlū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尔喀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正白旗蒙古护军书昌阿之妻为布鲁克氏,镶黄旗满洲领催霍索谟之妻为佈鲁特氏(260),〔布鲁克〕、〔佈鲁特〕等似均系布鲁
读音:Dìjīn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