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ǚ

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6,7,9,12,15)。系自姬姓。周文王十六子封十六国,蔡叔度第二,叔度为周公所诛,封其子仲为后,即蔡仲,其后有履氏(17,62)。②系自嬴姓。秦之后(8,60)。秦鍼奔晋封裴中(故治在今河南郾城西北玛瑙河南之裴城镇),曰裴君,六世陵迁解(故在在今河南洛阳南之大解、小解),为解君,其后有裴氏、解氏、垒氏、履氏(21,62)。又,裴音非,后转为匪,又为履,是履氏即裴氏,见《集韵》(60,62)。 【望】汶阳(17,60,418)。 【人】履中,汉时下邽人(15,2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路史·疏仡纪》载: “秦奔晋, 封裴中, 曰裴君。 六世陵,迁解,为解君,有裴氏、解氏、垒氏、履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亦注: “ 《路史》履氏,秦之后; 《集韵》: 裴,音 ‘非’,后转为 ‘匪’,又为 ‘履’。是履氏即裴氏。望出汶阳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州

    读音:sān zhōu【源】 三州孝子之后(6,7,9,11)。或以地为氏(60)。广东南海县西南有三州山(62)。【变】 三州孝子之后亦单姓州(6,7)。【人】 三州昏,孝子,见《孝子传》(1,12

  • 读音:Bā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周朝有巴国,其地相当于现在的重庆,后并于秦,巴国国君的后代,就用原来的国名“巴”为姓。二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姓氏。巴姓历史人物有巴曼子,战国时巴

  • 读音:Jiàn【源】 《周礼》地官之属有司谏,掌纠正万民,子孙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5)。【望】歙郡(17,418)。【布】江苏高淳有此姓(305)。【人】谏忠,汉时侍书御史(1

  • 南史

    读音:nán shǐ【源】 出自齐大夫,居国之南,以居为氏,谓之南史氏(6,7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齐有南史氏 (按: 齐称史官为 ‘南史’),

  • 读音:Cáo曹姓来源有三个。一是以国为氏,为颛顼帝的后裔。相传颛顼帝有曾孙叫吴回,其五子名安,封在曹国。周时,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(今山东曲阜东南)。战国时,邾国被楚国所灭,其子孙或为

  • 读音:Xuà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五方元音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額爾格圖

    读音:Éěrgétú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读音:Jiān/Jya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中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公良

    读音:Gōng liáng公良姓源自陈国公子良。上古周代陈国公子名良,人称公子良,其后代子孙遂以公良为姓。公良姓早期活动于河南淮阳地区,如今台湾等地还有少量分布。公良姓历史人物有公良孺,孔子学生,

  • 读音:Yún【源】西周时古姓(94)。周有㜏氏鼎,见《元和博古图》(60,62,63)。妘、㜏古时通用(60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‘妘’ 亦作 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