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巴哩

巴哩

读音:Bālī

【源】 ①西夏人姓(24)。疑系西夏党项族把利氏之异译。亦作〔把里〕(13)、〔芭里〕(13,57,240) 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)。清驻防察哈尔正黄旗、吉林正蓝旗、齐齐哈尔正黄旗、拉林正白旗中均有巴哩氏(259,260)。亦作〔巴理〕(260)。 ③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哲鲁(23,63,180,260)。亦作〔巴理〕(260)。又,清正黄旗满洲护军校布尔拜之妻为巴里氏(260),〔巴里〕似即巴哩之异译。【人】 巴哩昌祖,西夏殿前太尉(24)。清镶黄旗蒙古前锋阿克敦阿之妻为巴理氏(260)。

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,其源不一: ①或为古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金史·交聘表》 载有 (西) 夏巴哩·公亮,又,殿前太尉巴哩·昌祖、押进匦匣使巴哩·直信、武功大夫巴哩·安仁、巴哩·庆祖。②或出自契丹族,乃辽之外戚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载: “苏尔威汗分二舒敏为五,曰巴哩氏,国舅族也。” ③至清,为满族、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蒙古族巴哩氏,世居科尔沁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; 满族巴哩氏,则世居哲鲁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子成

    读音:zǐ ché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国季平子之子成叔为彭侯,其后以子成为氏(4,7,60)。②春秋时齐公子固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《世本》注云: “鲁

  • 濟雅岱

    读音:Jǐyǎ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为元蒙七十六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乞要歹”。

  • 胡什喀哩

    读音:Húshíkāli【综】 清赫哲族姓,世居三姓城(185)。亦作〔傅特哈〕、〔傅什〕、〔马林卡〕、〔富萨哈里〕,汉姓为胡氏(186,187)。疑为瑚锡哈哩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Liú/Liou,Lyo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

  • 读音:Wǔ伍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为伍胥之后。黄帝为部落首领时,有大臣伍胥,为后来伍姓始祖。二是出自楚国大夫伍参。楚庄王封伍参为大夫,其后代以先祖名字为姓,成为伍氏。秦汉之际,安徽、湖北、陕

  • 读音:Náo【源】 见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(23)。【布】 四川中江(345)、湖南宜章(377)、北京、上海(91)、台湾新竹(64)、台北(68,261)、安徽阜阳、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。  

  • 读音:Yuè/Yueh,Ywe【源】 ①亦作说。商时贤人傅说之后,以名为氏(12,15,60)。②昌黎悦氏,出自鲜卑,见《后燕录》(17,21)。或谓代北复姓悦力氏之后改为悦氏(27)。③清四川永宁道

  • 读音:Xíng【源】 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或系形成氏所改(62)。【布】 四川武胜(32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山东新泰(359)、苍山、北京、内蒙古呼和浩特、

  • 孟孫

    读音:Mèngsūn【源】 春秋时鲁桓公之庶子庆父之子公孙敖,号孟孙,因以为氏(7,9,17,60,89)。【人】 孟孙谷,春秋时鲁大夫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“孟”

  • 读音:Shào【源】①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太公之后有绍氏(17,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,12)。②清时满洲人姓(260)。【望】太原(17,418)。【布】河南林县(343)、四川中江(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