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麥
【源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【源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读音:zǐ jǔ【源】 系自妫姓,春秋时陈烈子生子沮舆,后为子沮氏(4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妫姓,陈桓公生子舆,为子沮氏。”此以字为氏,系出妫姓。
读音:Fúsìlóng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“后周大将军伏俟龙惠。”或作“伏侯龙”。盖侯、俟形近而讹,真伪莫辨,姑兼收。
读音:bá【源】 ①拔,春秋时地名(故城在今山东郯城),以地为氏(62)。②匈奴姓。晋武帝咸宁五年,匈奴都督拔奕虚帅部落归化,见《晋书》(242)。③唐时河南洛阳人长孙无忌,其先出自魏献文帝第三兄,初
读音:yá【源】 西夏吐蕃族崖氏,后去山改为厓氏(60,62)。【布】清时四川有此姓(60),今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厓成,明时邛州大足人,永乐中举人,任知府(15,21,24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
读音:xī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 ②傣族姓(164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云南(164)、四川成都、北京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黑龙江之嫩江县,山西之太原
读音:Jiālājiāwēng【综】 台湾土著姓。清道光六年,淡水厅下南庄,即今苗栗南庄乡,赛夏族姓,意为“蟹”,归化后,改为蟹姓(65)。
读音:kě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、《汉书·货殖传》(15,63)。②北魏时渴侯氏、渴单氏之后或有改姓渴者(62)。③宋时吐蕃部人姓,见《宋史·吐蕃传》(101)。【布】 四川武胜(321)
读音:Yǐ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《明史·夏嘉遇传》中有影宗孟(63)。江苏启东(311)、浙江余姚(389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河北安国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长治等地有分布
读音:bīn【源】 周太王居邠(故城在今陕西彬县),支孙氏焉(6,7,15,60)。一说,周太王离邠去歧,其族留于邠者为邠氏(12,21)。【布】 四川大竹有此姓。【变】 亦作豳(12,21,62)。
读音:Hóng’è hàn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前锋三官保之妻为洪鄂撖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