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luò xià【综】 汉时有洛下闳。诸姓氏书皆引洛下为复姓。按《史记律书注》引益都耆旧传,闳字长公,晓明天文,隐居洛下。是洛下为巴郡阆中之地名也。非姓。《桓谭新论》以为黄闳,则闳姓黄。颜师古以为
读音:Duōlán【源】 代北姓。北魏时多兰部大人,以部为氏(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后魏初多兰部大人,因氏焉。”此当以部为氏。
读音:Luózǐ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Liǔxià【源】 春秋时鲁孝公之裔展禽食采于柳,号柳下惠,因氏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据《姓谱》 云: “源于展姓,系展禽之后。” (按: 展禽乃鲁孝公
读音:Tā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iāo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“琱”为“雕”之俗体,亦即雕氏,疑亦为雕姓之分族。)
读音:Mā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。傈僳族姓氏。此姓系泸水县公安局提供。又,《中国姓氏辞典》据菲律宾《菲华日报》注称:
读音:shí wǒ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扬食我伯石(食我为字,伯石为名)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)和《路史》(26,60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晋后有食我
读音:Yào【音】又音岳(Yuè)(88)。【源】①炎帝之裔,姜姓之后有药氏(8,17,60,62)。②巴夷人姓,见《华阳国志》(60,63)。③西夏时吐蕃部人姓(60,63,101)。④五代时后唐沙
读音:Kèyīn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黑龙江、色钦、乌喇、努克特勤等地(23,63,180,260)。②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,属克音哈拉,亦译作〔克因〕、〔克殷〕、〔何因〕等,其汉姓为何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