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Fáng

房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祁姓。舜封尧的儿子丹朱于房,为房邑侯。丹朱之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,史称房陵,后代遂为房姓。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。北魏鲜卑族有屋引氏,进入中原后改为房姓。

房姓源起于今河南遂平,早期以河北灵寿和河南遂平为繁衍中心。西汉时期,房姓开辟河北、山东间的清河郡望。南北朝时期,清河房姓盛极一时,此时有房姓南迁至安徽、江苏、浙江等南方省份。北齐时,房法寿四世孙房彦谦因任齐州主簿而落籍于齐州临淄(今山东淄博)。唐末五代时期,房姓有南迁四川、江西、湖北等地者。宋元时期,房姓进入福建、广东。明初,房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北京等地。清代,有沿海房姓渡海赴台,远赴海外。如今,房姓尤以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江苏等省为多。

房姓历史人物有房彦谦,隋代名官。精通五经,擅长草隶,累迁长葛令,勤政爱民。房玄龄,唐代名相。自幼警敏,博通经史,能书善文。协助李世民谋取帝位,后居相位15年。在职时,夙夜勤勉。任用贤才,不以出身论英雄。房琯,唐代名臣。安史之乱时奔赴蜀中从玄宗,奉使至灵武册立肃宗,执掌行在机务。后率兵反攻长安,在咸阳至陈涛斜战败,后罢相。

房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七十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祁姓。帝尧之子丹朱,帝舜封为房邑(故城在今河南遂平)侯,子陵以父封邑为氏(7,9,11,17,60)。②北魏孝文帝时改高车贵族之姓屋引氏为房氏(17,21,70,242)。③满、蒙古(344)、瑶(120,225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清河、济南、河南(7,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4%。尤以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江苏等省多此姓,四省房姓约占全国汉族房姓人口63%。【人】 房钟,丹泉之裔,周昭王时食采灵寿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崇仁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瑶族、朝鲜族、蒙古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祁姓,舜封尧子丹朱於房,今蔡州遂平故吴房县是也。以楚后封吴王夫㮣於此, 故谓之 ‘吴房’。 丹朱生陵,后世国绝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②又注: “屋引氏改为房,虏姓也。”“屋引”,北魏姓。或作“房引”,孝文帝时改为房氏。

东汉有房扬; 隋代有房晖远; 唐代有房玄龄; 明代有房如式;清代有房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尼克力

    读音:Níkèlì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苏鲁之妻为尼克力氏(260)。

  • 果佳

    读音:Guǒjiā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索柱之妻为果佳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Guǎ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云: “现代罕见姓。”

  • 綽克台

    读音:Chuòkè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元有默哷,即姓绰克台氏。“以姓为氏”。《元史》有传。

  • 烏孫

    读音:Wūsū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系乌古孙之省文(71)。【望】 河西(17,23,60,418)。【人】 乌孙讹论,金时历任猛安加昭武大将军、唐州刺史、石垒部族节度使(21)。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

  • 蘖齧

    读音:Nièniè【综】 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。一作〔櫱啮〕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托木

    读音:Tuōmù【综】 ①清镶蓝旗满洲监生顺代之妻为托木氏(260)。②达斡尔族姓(哈拉名),汉姓有陶、乔二氏。下属三个莫昆:吐钦、古隆、瓦楞等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

  • 泉山

    读音:Quánshā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piāo明有飘雄,太和人,正德中为长阳尉。(见《奇姓通》)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云南之大理,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明代

  • 塔里牙沁

    读音:Tǎlǐyáqìn/Tariyaci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源出明时蒙古塔里牙沁部,以部为氏,见《黄金史》。塔里牙沁,意为种田人。分布于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、益和诺尔苏木一带(38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