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áng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宣王之子尚,幽王时封为扬侯(扬,故城在今山西洪洞东南15里),其后以为氏(12,21,60)。一说,春秋时霍、扬、韩、魏皆周同姓之国。扬为晋所灭,晋封与羊舌氏作采邑,有铜鞮、扬氏、平阳三县(12,60)。汉时扬雄之祖出自周伯侨,以支庶食采于晋之扬,因氏焉(17,12,21)。②土家族姓(387)。【望】 天水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吉林省多此姓。【人】 扬季,汉时庐江太守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上饶,山西之长治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①“姬姓,周宣王子尚义,幽王时封为扬侯,为晋所灭,其后氏焉。” “或曰周景王之后。” “一云唐叔虞之后,至晋武公孙子齐; 生伯侨归,周天子封扬侯。然传言虞、虢、焦、滑、霍、杨、韩、魏皆姬姓之国,为晋所灭,以为羊舌氏之邑,此其明也。扬雄《自叙》 云: ‘伯侨不知周何别也。’ 又云: ‘晋武公子伯侨生文,文生突,羊舌大夫也。’ 又云: ‘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,凡三县: 一曰铜鞮,二曰扬氏,三曰平阳。突生职,职生子: 赤、肸、鲋、虎、季夙。赤,字伯华,为铜鞮大夫。生子容; 肸,字叔向,亦曰叔誉; 鲋,字叔鱼; 虎,字叔罴。号羊舌四族。叔向,晋太傅,食采扬氏。其地平阳扬氏县是也。叔向生伯石字食我,以邑为氏,曰扬石。党于祁盈,盈得罪于晋,并灭羊舌氏。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,遂居华阴。’ 又有扬突,后周赐姓独孤氏,隋复本姓; 又有莫胡卢氏改为扬氏。又,炀帝诛扬元感,改姓为枭氏。”综上所述,扬氏之源有三:①周宣王 (或曰周景王) 之后以国为氏,系出姬姓;②或出姬姓之羊舌氏: 羊舌肸之孙扬石我以邑为氏;③北魏莫胡卢氏改为单姓扬。又,古扬、杨或通,后世分为两姓; 又,或改为鲜卑姓独孤氏; 或改为枭氏。

汉代有扬雄、扬乌; 宋代有扬无咎、扬避举; 明代有扬光休,永乐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鍾丘

    读音:Zhōngqiū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武王弟叔度之子蔡仲之后有钟丘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蔡仲后有钟丘氏。”蔡仲,即文王子蔡仲胡 (叔度

  • 读音:Y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江西新干(400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江西之新干、浙江之嵊县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

  • 读音:Zī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黄帝之后食采于益州资中(故城在今四川资阳北)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亦见《路史》(21)。②明、清时云南陆凉州(今陆良)土知州、维摩州(今邱北

  • 少贰

    读音:Shàoèr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元有少贰资时、少贰觉惠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敖倫

    读音:Áolún鄂伦春族姓氏。出自白依尔哈拉 (氏族)。原意为驯鹿,或指以养鹿见长之人。久之,或以技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伦春族》。

  • 端竹

    读音:Duānzhú《姓氏词典》据《明史》收载。其注称:“明有端竹监藏”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郭羅羅斯

    读音:Guōluóluósī【综】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郭罗罗斯氏(259)。

  • 遫僕

    读音:Chìpú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汉校尉遫仆多。见 《霍去病传》。”查《史记》无“遫仆多”者,有“仆多”其人; 又,或当“遬濮”之讹?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载

  • 勒兹

    读音:Lèzī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tōu【综】 东晋末南凉臣有鍮勿崘,见《正字通》(62)。鍮音偷,系单姓,作复姓〔鍮勿〕,误(26)。亦作〔鍭〕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引 《正字通》 云: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