斫⾻
【源】 北齐时姓(11,17,2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斮骨〕(91)、〔所骨〕、〔研骨〕(60),皆误。或即斫胥氏(17)。【人】 斫骨光弁,北齐时人,见《北齐书·王思宗传》(17,27)。
【源】 北齐时姓(11,17,2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斮骨〕(91)、〔所骨〕、〔研骨〕(60),皆误。或即斫胥氏(17)。【人】 斫骨光弁,北齐时人,见《北齐书·王思宗传》(17,27)。
读音:Pīluònā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《万姓统谱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被落那,大宛之后,改为那氏。”疑此即 “破落那”。被、破形近而讹。参见 “破落那”条。
读音:yǔ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之子挥,字子羽,其孙颉,奔晋为仕大夫,后以王父字为氏(6,7,9,15,60)。②北魏时改代北羽弗氏为羽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11,12,15)。【望】
读音:Huálāsī【综】达斡尔族姓(哈拉名)。清时称为呼尔拉特氏。汉姓为胡、康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援引林耀华 《达斡尔族氏族、亲属和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》收载,
读音:Yángchéng【源】 以所封之邑,汉时多此姓(60,62)。古阳城邑,禹避舜之子于阳城,即此,故城在今河南登封东南35里。又,西汉时侯国,故城在今河南汝南境内(87)。【人】阳城胥渠,战国时
读音:chá【音】 又音Chà(17)。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6,7,9,12)。或为审察之职者以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17)。【望】管城(17,418)。【布】江西宁都(280)、浙江上虞(279)、福
读音:zhuó gǔ北齐有此姓,斫骨光弁是也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历史上鲜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云: “北齐有此姓,斫骨光弁是也。或作所骨、研骨,皆非。”一作“斮骨”。
读音:Àojuétè蒙古族姓氏。后或取其首字而为单姓“鄂”。蒙古族画家鄂松年,本姓鄂觉特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。
读音:Fén【综】 春秋时楚有蚠黄(11,17,62)。或即蚡氏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蚡”云:“楚之国(按:似当作‘同’。)姓,蚡冒之后,字亦作‘蚠’。《说苑》:‘楚有蚠黄,之晋
读音:Yōuxìngshū【源】 春秋时三字姓(2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Huǎngwù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三朝北盟会编》(7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