旋
【源】 黄帝之后有旋氏,即儇姓(60,62)。【布】 广东新丰(296)、顺德(363)、台湾新竹、桃园、屏东、台北、台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旋善,明时江苏江都人,宣德贡生(15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、澄海,山西之临汾,辽宁之清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氏寻源》云: “黄帝后有旋氏,即儇姓也。” 明代有旋政,新喻人; 又有旋善,宣德贡士。
【源】 黄帝之后有旋氏,即儇姓(60,62)。【布】 广东新丰(296)、顺德(363)、台湾新竹、桃园、屏东、台北、台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旋善,明时江苏江都人,宣德贡生(15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、澄海,山西之临汾,辽宁之清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氏寻源》云: “黄帝后有旋氏,即儇姓也。” 明代有旋政,新喻人; 又有旋善,宣德贡士。
读音:jiǎo文王师绞时子斯,是绞姓所出。(见《姓苑》)
读音:Kàngsāng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载,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复姓,现代无此姓。”未详其源。春秋时有亢桑子,老子弟子。
读音:Sū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浙江诸暨(368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òngláng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晋中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ōng【源】 ①相传舜七友之一东不訾之后有东氏(17,21)。②相传伏羲之裔东蒙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③高丽人有北氏、东氏,其先必以方位为氏(7)。④土族什东加氏后改为东氏(195
读音:Ètún【综】 金、元时女真人奥屯氏至清时改称鄂屯氏(71)。清满洲人仍有此姓。《牧菴集十六·瓜尔佳公神道碑》载,清人常格之妻为鄂屯氏(71)。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女真黑姓。《续通志·氏
读音:yùn qī梁鸿易姓运期,名曜。(见《后汉书·逸民传》)
读音:Shè【音】 叶氏有Yè,Shè二音。参见叶(Shè)姓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国沈诸梁食采于叶(故城在今河南叶县南30里)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60)。②西汉时日南郡(在今越
读音:Kào【综】 源出不详,汉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宁夏同心,青海循化(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
读音:Hēng【源】 周时官制有亨人(官名,掌烹煮之事),后因以为氏,见《字典拾遣》(62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亨祐,元时石屏人,天历初因贼乱戍守和龙岛(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